编者按:近年来,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推动中国科技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与开放的重要枢纽。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系列报道,介绍中科院在参与并引领国际研究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议、增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话语权,以及引进国外智力、提升大型科学装置引智与研究水平、探索国际化研究所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随着国力的提升,当代中国的科学家日益活跃在国际合作的世界大舞台上。“要以科学彰显国家的软实力”,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的数据印证了这一大趋势。
统计显示,目前已有若干国际组织挂靠中科院成立。2010年,中科院举办的国际会议达到393个,中科院在各类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达900余人。
数量的增长,只是中科院在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直观体现,在数量变化的同时,中科院的国际合作也正经历着质的升华。
国际研究计划:从参与到引领
以往,中国科学界大多是参与他国发起的国际研究组织和计划,但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表明,中国科学界发起、引领的国际组织和计划已经不再“特别”,而且数量逐渐增多,并向着更深远影响力的目标迈进。
2009年,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正式批复,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在北京成立。这是亚洲承办的第一个国际科学理事会体系的国际计划。
2010年,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国际合作计划,正式获得“气候变化与可预报性”国际科学组织批准,纳入其国际合作计划,办公室设立在中科院海洋所。
2011年7月,美国宇航局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计划(NASA/LULCC)在中国开封召开国际会议,商讨《东亚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综述》一书出版计划。
2011年8月29日,第三届“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TPE)学术研讨会将在冰岛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和冰岛总统办公室共同主办。“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于2009年正式启动,这个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中国科学家主导、联合有地缘优势的周边国家和有知识与技术优势的西方国家的科研计划,其成果将影响15亿人口。
一个个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合作计划由中科院设立,除了数量上的变化外,也从一个侧面阐释了中科院的国际合作步入了新境界。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中科院国际合作的重点之一是支持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能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广泛共鸣和参与的大型科学研究计划。
由我国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启动一年多以来,不仅有尼泊尔等有地缘优势的周边国家参与,同时还联合了美国、德国、冰岛等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参与。该计划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列为旗舰科学计划,同时还得到了国际山地综合中心(ICIMOD)等国际组织的响应,其国际影响力正快速增长。
国际会议:从量到质的升华
在中科院科学家发起的国际科学计划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国际会议也向着深化合作、引领国际前沿的新境界升华。目前中科院举办的国际会议主要围绕两大目标,一是关注国际热点问题,二是推进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是一个国际热点问题,2010年,中科院举办的“第七届中澳科技研讨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并通过研讨确定了双方共同合作的科学目标和方案。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为应对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中澳双方应该在食品营养及人类健康等领域开展合作。未来双方将围绕食品安全和营养科学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将合作意向变成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
这类围绕国际热点问题展开的国际研讨会,加深了国家间为应对共同问题而开展的合作,并为从科学合作向共同行动迈进,提供了契机。
另一类国际会议则更集中在科学问题上。这类国际会议对扩大我国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
国际侏罗系大会,是全球地质科学界最高规格的会议,被誉为全球侏罗系地球科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2010年在中国举办的第八届国际侏罗系大会,是该会议创办以来首次在亚洲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33个国家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参与,在进一步增强该领域学者间交流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侏罗系研究的国际地位。
据统计,2010年中科院举办的国际会议达到了393个,在数量上比1998年增加了好几倍,国际会议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吕永龙强调,国际会议应重在质量,要培育若干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品牌会议。
据悉,2011年9月,第四届“纳米·中国”国际会议又将在北京召开。该会议由国家纳米中心发起,自2005年发起至今,这个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学术会议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同行参与。吕永龙说,“纳米·中国”代表了中科院在主办国际会议方面高质量、高水平,以及引领国际的未来方向。
国际组织任职:向高端突破
从量向质的突破、升华,也体现在国际组织任职方面。多年来,中科院一直把增强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组织话语权,看做扩大我国科技界在国际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中科院启动了国际组织人才梯队的建设计划,支持一批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的科学家参与和组织国际活动,并积极推荐青年科技和管理专家到国际组织工作。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中科院国际组织人才梯队建设已初具成效。
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27届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大会上,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研究员郭华东当选为该组织第7任主席。这是该组织成立44年来,中国科学家首次担任主席一职。
在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第38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期间,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当选为该组织副主席。这是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成立50多年来,首次由欧美以外的科学家出任副主席一职。
在国际组织担任高端职务,对科学家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较高的科学水平和声望外,还要求科学家掌握国际学术组织的运作机制、组织功能、工作方式,掌握如何制定行动目标、如何运作国际组织办公室、如何进行跨国谈判等管理技能。
为了培养更多符合这些条件的科学家,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2010年起合作举办了“中国科学院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班”。如今该培训班已经举办了两届,组织了一批像吕永龙、张侃这样在国际组织的高端职位上,有着丰富、成功的任职经验,并受到国际认可的科学家授课。
两年来,该培训班已培训了任职及后备人员数十人,吕永龙说,这个培训班模拟国际组织的工作环境,按国际组织任职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学员未来参与国际组织的实际运作能力以实现把更多科学家或管理专家推向国际组织前沿的目标。
以科学为依托,在国际政治、经济等焦点问题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以科学彰显国家的软实力,是中科院在国际合作上面对我国在国际上地位与角色变化,正努力追求的一种全面升华。
《科学时报》 (2011-08-22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