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建科 张玉洁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3-2 11:11:44
选择字号:
科学究竟有多远
2009年我国科普经费87.12亿元 科普钱花在哪儿了

日前,北京中国科技馆内,几名小朋友正饶有兴致地操作静电滚球装置。罗伟摄
 
科技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87.12亿元,人均科普专项经费2.10元,比2008年的1.84元增加0.26元。在政府拨款的科普经费中,科普专项经费28.07亿元。而在2003年,全国有1/3地区的人均三级财政科普经费还不足0.2元。
 
数据说明,6年来,我国的科普事业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科普经费够用吗?融资渠道有哪些?钱花在哪儿?让我们来算算中国科普经费的这笔账。
 
缺乏社会筹集融资渠道 经费大多来自政府拨款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郑念介绍,我国的科普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筹措,大部分经费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科普所每年的科普经费主要用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科普活动等,大致包括三类:一类用于科普日及科技周组织开展的大量宣传活动,另一类用于科普场馆开展的科普展览或科技展,再有就是用于科普资源的制作,比如科普挂图、科普书籍和光盘的制作以及资助一些协会开展科普活动,组织科技进社区、科技下乡等等。
 
相关科普人员表示,尽管国家的科普经费逐年增加,但目前仅能维持已有项目的运作以及日常工作开支。如果要发展创新性项目,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我国的科普经费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捐赠部分不到全部经费的10%。筹集社会资金的渠道不畅,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机制建设不完善,制约着我国现阶段科普事业的发展。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企业赞助是科普事业重要而稳定的资金来源之一。国外的科普事业主要由民间组织来做,其运营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占到科普经费的1/3甚至一半以上。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及保障体系,改善社会资本的投入机制,提高企业投入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赠、资助等形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的科普事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投入的科普资金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往往是投入的十倍甚至百倍。郑念表示,只要增加科普投入,就会带来更大的产出,科普事业到了必须要加速发展的节点上,继续投入是紧迫的、值当的。另外,科普是一个长期的事业,科普的效果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来衡量。
 
多数“盖得起养不起” 投入大多转为固定资产
 
据郑念介绍,这些年来我国的科普经费增长幅度很大,但是科普经费的投入大多转化为固定资产,比如大量科技场馆、科技博物馆、科技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的建立等。截至2009年底,全国科普场馆基建支出共计23.17亿元,几乎比2008年翻了一番。全国共有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1404个,另有一批科普场馆正在建设之中,同时,全国共有科普画廊21.25万个;城市社区科普(技)活动专用室6.80万个;农村科普(技)活动场地37.00万个;科普宣传专用车1569辆,均比2008年有大幅增长。
 
然而,现有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难题。《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9)》中指出:“盖得起,养不起”是部分省级,绝大多数市级、县级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一些地方财政能够拨付科普设施的基础建设经费,而后续的运营经费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这使相当一部分科普基础设施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和扩充,甚至导致有些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名存实亡。
 
以科技类博物馆为例,国际上,其投资一般包括工程基建、展品研制与布展、日常运行维护三部分。三者的投入比例为1:0.7:0.1。在我国,很多科技类博物馆都不符合国际资金投入比例标准,特别是后续资金不足给运营带来了不良影响。大多数科技类博物馆的年度总收入(包括上级经费拨款和门票收入等),相当于建设总投资的6%—8%,达不到10%的运营标准。后续资金不足,运行经费捉襟见肘是科技类博物馆普遍面临的困难。大多数科技类博物馆开馆就基本处于“守摊子”的尴尬状态。
 
尤其是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科技馆,以现在的标准看,场馆建设与科普展品建设不配套、性质不明确、展教功能不突出、使用率偏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这些科技馆科普活动的开展和服务能力的形成。
 
让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的资源还远远不够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石顺科说:“科普体现的是科学知识体系和公众的关系。”而国家逐年增加科普经费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科普资源,让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统计, 2009年全国共举办科普(技)讲座84.94万次,听众达1.69亿人次;举办科普(技)专题展览13.02万次,参观人数超过1.97亿人次;共举办科普(技)竞赛5.28万次,参加人数达5163.91万人次。科技活动周期间,共举办科普专题活动9.84万次,吸引9700万人次参与其中。
 
“我国有13亿多人口,假如一人一本科普书的话,总共需要13多亿本,目前的科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石顺科表示:“我国的科普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科普经费大部分用于科普到达公众的手段上,而非公众本身。未来科普发展的方向还要以公众的需求为主,对公众进行认真的研究。同时科普还要与媒体、教育系统进行更好的沟通和协作,推动科普真正走近公众。”
 
那么,如何实现全社会科普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如何让公众对科学形成天然的关注和认同,更快地让科普走近公众,形成社会大科普格局呢?石顺科表示,科普是社会性工程,加大对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是必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普经费的投入也需要按比例增长。
 
“科普是发端于民间文化活动,是民间自生的东西,像吴桥的杂技、潍坊的风筝一样。但是在我国,公众对科学没有天然的关注与认同,科普被公众熟悉和了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石顺科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