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28 8:29:41
选择字号:
覆盖区矿产“盖头”待“掀”
三百位地质学者交流我国覆盖区矿产预测相关问题
 
本报见习记者 冯丽妃
 
最近,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学者在北京度过了一个异常忙碌的周末。他们与澳、美、加等国科学家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聚一堂,就我国覆盖区矿产预测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我国面临大宗矿产资源严重不足的形势,但同时也存在大面积找矿潜力巨大的覆盖区,有待进一步开发。”会议组委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秋明告诉《科学时报》。
 
覆盖区潜力巨大
 
“覆盖区的形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当地的岩石风化后形成疏松物质的残积土;另一个是经过风力等外力作用搬运过来的搬运土。在这两种土地的覆盖下,地表上看不见地球化学异常。”中科院院士、著名勘察地球化学家谢学锦对《科学时报》说。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世称则给了记者一个更加直观的定义:“覆盖区最大的特点是地质情况看不见、矿产信息不知道。人们常见的戈壁、沙漠、森林和草原等都可归为覆盖区的范畴。”
 
成秋明介绍,我国仅戈壁、沙漠面积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3%,达到128万平方公里,但全部覆盖区发现的大中型矿床却仅占全国大中型矿床总数的约2%。覆盖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今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要求我国地质矿产勘察工作通过实施找矿战略,实现新的重大突破,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而为缓和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早在2010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即委任中国地质大学实施全国覆盖区矿产预测综合计划项目。
 
从立项之日起,成秋明等即率团队,根据天山戈壁沙漠覆盖区、大兴安岭南部草原覆盖区、武夷山植被覆盖区等覆盖区的不同地质特点,展开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与成矿要素综合推断。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他们在矿产勘察、数学地球科学、空间信息技术等综合与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矿产勘察理论与方法,在指明找矿方向、缩短找矿周期、提高找矿效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覆盖区矿产“掀开盖头”或许指日可待。
 
迎难而上谋突破
 
勘探地下矿藏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勘探覆盖区矿藏尤其如此。它与深部找矿、隐伏矿找矿、盲矿找矿一样,都是当今世界地质找矿工作的难点。
 
“用间接信息来判别和推断矿产分布的地质规律是找矿关键。”王世称说。
 
“以前的出露矿都是在距地表500米以内,预测相对容易;现在主要是针对500米以下来寻找矿藏,深度增加给探察矿藏信息增添了更大的难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徐启东说。
 
成秋明介绍,矿藏之上覆盖层深度加大,使反映矿体的信息受到不同程度“屏蔽”而变得“弱缓”;成矿作用的复合和迭加使覆盖区信息受到干扰;覆盖或者半覆盖造成矿产信息的缺失或不平衡。这些因素都会给矿产预测准确度带来负面影响。
 
“地质探测就像给人看病,结合不同探测方法才能勘探出覆盖区的矿藏。B超和CT就相当于物理探测方法,化验血就相当于化学探测方法。B超、CT一透视,血液循环一掌握,就可以判断得了什么病。”王世称说。
 
“现在,我们已经在开展有利成矿要素选区的精细探察,明年还将进一步提高选区找矿的准确率,力争在很大范围内找到富含矿藏的地区,下一步就可以向工程方向努力了。”徐启东说。
 
《科学时报》 (2011-12-28 A2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