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校园的标志性红色建筑。
学校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由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成立开始,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专上程度工科教育的院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院于1947年改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读制课程。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其使命是开办专业课程,培育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994年11月25日,理工学院获得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颁授自我评审资格,正式取得大学地位,并正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目前,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规模最大的政府资助高等院校。2010-2011年度,理大学生人数达29000多名。理大秉承“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校训及“凝聚智慧,实践创意”的精神,致力把教育及科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其善用科研成果以配合商界及社会需要,并积极与工商界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从而把创新意念转化到应用范畴。理大在“2011年QS亚洲大学排名榜”中排名前三十,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公布的“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全球前150名。
●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非常重视“实用”
深圳特区报:香港理工大学一向被誉为“务实”的大学,提供以应用为本的课程,同时也是工商界的紧密伙伴。您能否分享一下理大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
唐伟章:香港有八所政府资助的高等院校,而我们香港理工大学的定位很独特,无论是教学或研究,我们都非常着重“实用”。明年理工大学将迎来建校75周年,早在1937年,理大的前身建校时就已经朝着重视应用的方向办学,当时我们主要提供工程、建筑等课程,到了近三四十年,香港经济开始起飞,理大也开始开办商科、酒店管理等适应本地发展的课程。所以,理大一直见证着香港社会经济的转变,依照社会对专业人士的需求来开设课程项目。过去几十年间,理大与香港的工商业界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除了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学校也利用我们与业界之间良好的关系,向我们的学生提供实习职位。理大是全港第一所将实习作为必修课程的大学,学生在毕业前要拥有实习、工作经验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要求。
如今,理大更加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二三十年前香港有很多工厂,后来北移到了深圳、东莞等地,这个转变形成了香港和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互补作用。理大作为香港一所政府资助的大学,拥有广阔的视野,我们强调毕业生不仅要熟悉香港环境,而且还要对整个珠三角地区有所认识。举例说,我们的毕业生被香港企业聘请,而这家企业是很有可能拥有跨境或跨国业务的,因此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对内地的文化、习俗有所了解,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
我想,一所高校如何与当地工商业界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首先是大学本身一定要有质素,保持一定的水准,毕业生才能够更好地装备自己去就业、对社会做出贡献。其次,无论在教学或是科研方面,大学一定要了解社会的需要,科研知识和成果由此可以转移到社会,改善市民生活、支持经济发展。
深圳特区报:香港明年将要迎来“3-3-4”这一重要学制改革(注:2012年开始,香港教育学制将改为3年初中、3年高中,而大学则由以往的3年制转为4年制)的挑战和机遇,高校之间的竞争会愈加激烈。理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实现突破,或者说如何吸引、保留和培育人才?
唐伟章:竞争是一定会存在的,但我认为理大的特殊定位是我们吸引优秀人才的优势。先前我提到,理大与业界有很密切的合作关系,这对于教授科研的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我们的教授与校外企业一起合作,将所研发的光纤检测系统应用到社会上。又比如,应用在香港青马大桥上的“大型结构诊断与预测系统”也将为广州塔提供全寿命期结构健康检测,能够及早发现随时间累积的结构退化和损伤。在环保方面,我们其中一名教授和研究生合作,将玻璃废料变作“环保再造砖”,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人采用。我说的这些例子就是要说明,我们的教授在大学里进行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是相当接近的,这是我们吸引优秀教授的一个优势,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
●学生要兼备崇高的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深圳特区报:香港理工大学的策略性发展计划中提到大学的定位之一是“提供全人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全人教育”这一体系?
唐伟章:“全人教育”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有全面、专业的知识和装备,也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学生也应当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兼备崇高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市民。理大一直以来都很着重“全人教育”,但比起理大的“工专时代”,我们现在做得更为全面。当然,目前我们提供的三年制教育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以专业为本的教育。所以,我们认为明年香港高校实行的3-3-4学制改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真正实践“全人教育”的理念,让学生的学习经验更丰富、更有意义。
●支持教授和学生做有应用价值的科研
深圳特区报:您在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提到希望理大人可以成为“讲求实际的梦想家,富有纪律的创新者”,这两个词在目前社会中的含义是什么?“创新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相当关键的一点,同时也是理大所推行的,理大在推动创新方面有何战略和措施?
唐伟章:梦想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梦想”指的是今天做不到的;而只有梦想也行不通,同时也要讲求实际:今天做不到的,明天就要做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推动力,去激发一些创新的想法。我们希望更多的学生有勇气、不害怕失败地去创新,获取经验。
在推动创新方面,理大有一些新的项目。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两届“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我们邀请世界各地的大学或中学派代表参赛,就所构思的创意产品和服务,向由企业家、商界领袖及学者组成的评审团介绍他们的商业计划书。去年共有27个国家190队学生来到理大参加这个为期一周的赛事。他们来到我们的校园也会与理大学生交流,激发新的思维。此外,我们从今年起也设立了“微基金”,为学生提供种子基金实现他们的新发明或者新的商业模式。第一轮我们收到了200份申请书,最终挑选9份。听上去,好像其他191个学生“失败”了,其实不然。我认为,不成功也是成功,因为学生们通过这项活动获得了创新的经验。
深圳特区报:创新与科研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所以应用研究为本的高校,理大是如何鼓励学生或研究人员进行科研的?
唐伟章:我们支持教授和学生做有应用价值的科研,这是我们的强项。博士生是研究人员之一,有一小部分的本科生也会参与到科研中。明年的学制改革,我们将大力推动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我们将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完成一项研究计划,将贯穿四年所学到的知识都应用在这项计划里,而有一部分这些计划可能会与教授的科研挂钩。
●学制改革下内地学生“基础年”将取消
深圳特区报:明年香港高校的学制改革对招收内地学生有无影响?
唐伟章:影响不会很大。唯一的变化是,以往内地生一入学是从“基础年”开始的,而改成四年制大学之后,内地生入学后马上就与香港本地学生一起上课。但我们招收内地生的模式和要求大致和现在一样。理大一直以来都有计划在未来招收更多的内地学生,目前理大每年约有240名内地生入学,占总人数的10%,而外国学生大约占3%。香港高校允许招收20%的非本地生,因此现在非本地生的限额还有一些空间。但是目前我们的宿舍空间不够,所以没有这样做。
深圳特区报:招收更多的非本地生对大学和本地学生来说是否同时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唐伟章:我想正面影响是多于负面影响的。本地生与非本地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我自己也做过留学生,我知道学生一到新的环境会倾向于与背景相同的人一起上课、交流,这是很自然的。但我们非常鼓励同学在习惯了新环境之后,可以多和来自其他背景的学生接触或者建立友谊,了解新的、不同的文化。理大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就在昨天,我们举办了一个聚会,为这学期来到理大交流的学生道别,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一年里面我们有很多这样的聚会,例如在3、4月份举办的“国际周”等等。
深圳特区报:近几年,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幅度越来越大,香港高校也成为内地许多优秀学子的热门选择。理工大学以怎样的标准选拔内地学生,您对他们有些什么期望?
唐伟章: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来到理大的内地学生本身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他们是一批很优秀的学生。我们期望,内地学生可以在这几年里发挥作用,让本地生在他们身上学到东西。无论是多些机会练习普通话,或是多了解内地文化、民生等等。这是一个互助的过程。
●与内地高校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深圳特区报:理工大学与内地很多所高校有密切的交流,这些合作的进展和成果如何?近年许多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置教学或研究基地,理工大学在去年底也成立了产学研基地,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基地的作用及意义?
唐伟章:我们与内地大学的合作从1978年就开始了,有很长的历史。过去十年内,我们在内地开设了18个经教育部批准的课程。理大也与内地约240所院校进行了600个合作项目,例如我们的应用社会科学系与北京大学之间已经有20年的交流合作了。理大在杭州和西安的两个境外中心是分别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此外,在四川“5·12”地震后,我们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为人们提供这方面的课程。天灾时常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到降低受灾程度,加快重建速度。此外,还有位于北京大学内的联络楼,以及深圳的产学研大楼。“产”为知识转移,“学”为教学,“研”为科研,这一基地积极建立与本地企业的合作,但这些合作一定要与学校的发展方向相符。现在有了这个基地,我们的教授可以经过这个基地申请内地的科研经费,这为我们有志在内地发展科研的教授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加深学生和教授的海外交流经验是国际化的重要措施
深圳特区报:全球化为高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全球化也是目前热门的高等教育话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理大的全球化战略是什么?有什么成果?
唐伟章:理大的国际网络已经遍及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60所院校。合作项目超过1100项,包括学生交流实习、联合办学、联合研究、合办国际会议、顾问项目、教职员培训等等。我们希望在将来可以招收多一些非本地学生以及在全球招聘优秀教授。学生交流方面,理大每年大约有500名学生参加交换计划。无一例外地,他们回来后都认为交换的经验是极有裨益的。我的观察是这些学生成熟了不少,视野开阔了,自信也增加了,所以国际化交流、教学和发展是很重要的。许多大学也有这样的一个制度,每隔几年允许教授去做不同的事情,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去另一所大学交流或者发展新的科研计划等等,在这方面,我们也鼓励理大的教授把握和利用好这样的机会。
深圳特区报:您2009年从美国回港担任香港理工大学的校长,担任这个职务的感受如何?挑战是什么?
唐伟章:我有机会出任这个职位是很兴奋的。我在香港出生长大,很巧的是,我成长的地方只距离理工大学几分钟的路程,所以我回到这里特别有亲切感。来到理大差不多3年了,担任校长一职的挑战性确实很高,但另一方面也很有满足感。我的同事们做事蒸蒸日上,而我看到学生们的发展也是很开心的。刚回来的时候很兴奋、很开心,直到现在还是一样。
采访手记
“3-3-4”学制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
香港理工大学位于繁华的九龙红磡,采访结束后,唐伟章校长在理大的空中花园,兴奋地指向校园之外不远处正热火朝天建设之中的基建工程:“我们现在正在建一座新的宿舍、供设计学院使用的创新楼,还有作教研用途的第八期校园发展计划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应对我们明年进行的3-3-4学制改革挑战的措施。”在花园另一边,唐校长也兴致勃勃地为记者介绍在校园旁最新落成的教研酒店,这是理大负有盛名的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采取的崭新综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致力提升酒店及旅游教育。在弹丸之地的繁华中心,如此积极的基建工程及设施展现了理大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壮志。
唐校长在采访中多次提及明年全港实施的“3-3-4”学制改革。唐校长笑说,改革的挑战是“一大把”,而加强基建设施只是香港高校应对改革挑战的做法之一。大学还要重新编排或新增科目,此外就是要聘请更多的教授。但在唐校长看来,学制改革带了的不仅是挑战,更有很好的机遇:“这为理大所倡导的全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举例来说,明年我们的四年制科目里将会有一门‘社会服务’课程,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参与这一课程。‘社会服务’不是做义工这么简单,还必须和所读专业相关联,学生借此机会与社会接触,更深入了解社会民生,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抓住此次学制改革的机遇,将促使香港高校与国际主流学制接轨,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具特色的教育,最终将促进香港高校向新的高度攀升。
校长名片
唐伟章出生、成长于香港,1976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州立大学取得理学士学位,之后分别于1978年及1980年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理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唐伟章在1980年开始在肯德基大学执教,之后曾任职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工程及应用科学院(院长)、桑地亚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等机构。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院士及国际热传导会的院士,也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总监、亚利桑那州大学能源系研究中心的署理总监等。其主要研究范畴包括高效能热辐射传热的运算、多孔导体的传热、能量守恒、隔热系统、航天系统的热力控制、热辐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