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岩石圈深部探测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美、加、德、澳、意等国的深部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悉数出席。
“国际上深部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能够云集中国,反映了全球发展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的动向,也显示了中国地质科学的号召力。”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说。
中国“引力”
上世纪80年代,在引领地球科学的深部探测领域,西方国家先后发起地壳探测计划(COCORP)、欧洲探测计划(EUROPROBE)和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成为该领域“马首”。30年后,中国深部探测(Sinoprobe)正在迎头赶上,并有望成为未来国际深部探测领域的“领头羊”。
在岩石圈深部探测国际研讨会现场,一台国产万米钻机模型吸引了不少中外科学家驻足拍照留念。
这台实际高达54米、重达1000吨、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已经生产出来,目前存放在成都。一个月后,它将由上百辆大卡车组成的车队运往大庆,并在那里创造中国深钻的新纪录。
中国此前科学钻深纪录为5158米,而世界最深钻井纪录为地下1.2万米。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秘书长Thomas Wiersberg站在这台钻机模型前感慨地说,中国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必将作出特殊贡献。
在Sinoprobe项目获得的地震反射剖面展板前,中外科学家展开热烈讨论。“如果我们当时的地震剖面像中国现在这样就好了。”一位国外专家这样向尹安表示。
尹安是著名构造地质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系教授。他向《科学时报》记者解释说,30年前,欧美国家启动深部探测计划时,数据处理技术没有现在成熟,很多显微的构造不能像现在这样被细致地探测和揭示。
“加拿大著名地震学家Frederick Cook就说:‘你们的地震剖面做得比我们还好。’”董树文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尽管仍有差距,但总体上中国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吸引大批世界顶级深部探测科学家前来参会的同时,《构造物理学》、《岩石圈》、《亚洲地质》等国际著名地学刊物的主编也慕名前来。
“这反映了科学共同体对中国深部探测成就的关注和预期。以前是我们投稿的时候找他们,现在是主编们来找我们组稿。我们的学术成果就会很快地传播出去,产生影响力。”董树文说。
后发优势
“中国的科学探测是多目标、多学科的。”董树文告诉记者。
中国深部探测计划的启动呼应了国家经济发展对资源及灾害预警的强烈需求,把科学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自然灾害预警紧密结合;综合多门学科,融合多种技术方法,同时启动我国探测仪器和装置的自主研发工作,全面推动地球科学各学科发展。
“现在中国的技术还是模仿式的,但这个阶段将很快过去。在大陆这么广泛的地区实施大规模综合深部探测的,目前只有中国一家。”尹安向记者介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科学家一直引领该领域前沿,提出了许多大地构造基本问题,但弱点也很明显,就是当时技术还不成熟,获取的数据太弱,解释起来模棱两可。
“中国起步虽晚,但这些年技术发展更成熟,新技术可以解决遗留的老问题,还可以发现新问题。”尹安说,“现在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技术台阶上,比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做得都要好。”
相比北美大陆古老的地质构造,中国实施深部探测的地域特色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国大陆虽然也有老的构造,但后期重复叠加、改造的很多,而且最主要的构造都形成于500万年前。许多国外科学家对中国地质问题很感兴趣。”尹安表示,把技术进步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将是中国优势所在。
携手国际
阵列计划(USArrey)是美国深部探测一个重要项目,核心部分是用400台宽频地震仪摆成震网,用10年时间对美国大陆岩石圈构造进行扫描。但是因为缺乏科研资金,美国只能把这些地震仪像“卷地毯”一样每隔两年进行转移。而在我国,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几家单位有上千台这样的宽频地震仪。
“以前中美合作时,都是美国带着仪器过来。现在中国有了让美国人也羡慕的经济条件,国内的硬件设备非常好,都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刘勉说。
他认为,通过国际合作,中国不仅可以在能源资源勘探与灾害探测方面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可以对地学基本知识作出突破性贡献。
“大陆深部探测项目很有规模,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对地质灾害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很有意义。我对未来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合作前景表示乐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曾任台湾地质科学所所长的Frances Wu说。
“目前,由中国人发起的国际学术联盟并不多。”董树文说,“我们打算利用这次国际会议平台策划成立全球深部探测联盟。现在看反响很好,已经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支持。”
“科学无国界,我们完全可以在深部探测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地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表示。
《科学时报》 (2011-11-2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