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1-11-16 12:34:09
选择字号:
专家提出四建议使陕西农技推广更有效

 
陕西省与全国大部分省市一样,今年夏粮又连续8年丰收。但是,作为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耕地总量减少、生活质量的变化、地球暖化,气候异常等影响下,随时都有可能使我国陷入短期粮食供给不足的状况。
 
陕西省农业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按照农业区划自北向南分为:陕北风沙滩地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渭北旱源区、关中平原区、秦岭大巴山区和汉中盆地,其农业生产方式、种植制度、种植特点的多样性,也就势必决定了推广应用不同类型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
 
当下,陕西省政府为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广大农民在2020年收入翻番的目标,都在努力为破解“科技成果与农户掌握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行动,改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线断、网破、人散”状况,各种诸如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科研基地+农户(协会或合作组织、或公司)、“农技965110”服务热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村书屋、产业示范园、专业协会、报刊推广模式、村委会联盟网远程科技培训,等等多种推广新模式运用而生,各自发挥着其作用。但是,陕西省现有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业推广部门分属政府的不同行政部门管理,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只有工作上的相互协作,没有管理体制上的内在联系,未协调解决好基层推广结构体系的建设问题,形成项目、资金重复安排,推广经济效果差的状况,严重削弱了“教育、科研、推广”三者相辅相成的整体功能的发挥。甚是一些专家大院或试验基地仅在剪彩后不久,就成为没有专家住的空壳。
 
为此,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科学院陈志杰研究员和西安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李明德教授,提出数点建议。
 
一是,完善和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传播推广服务组织及其模式。陕西省现在运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政府推动下大学推广模式”、陕西省科学院的“基地+农户(专业协会)模式”、宝鸡市“农业专家大院”、“农技特派员”、“平利模式”、“农村书屋”、渭南市“荔民模式”等16种农业技术推广传播体系及其模式,应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成立协调领导小组,本着注重实效、实用、有用的原则、依据不同地域发展县域经济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这些模式,发挥出应有的潜在作用,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下以市场化、社会化为主要特点,以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资及农业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二是,从省级财政支出、地域经济发展特色与目标、投入与产出比例的经济性,特别是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地域或发展诸如养殖大鲵、林麝,中草药规范化种植及设施农业等发展产业化地方的推广长效作用来分析和衡量,“科研基地+农户(协会或合作组织、或公司)”具有成本优势。此外,“基地+公司(专业协会)+农户”模式是有效统筹、整合科研项目研发及实施、“96511”服务热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村书屋、产业示范园、专业协会、村委会联盟网远程科技培训等多种传播模式资源的平台,是目前陕西农业发展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形式。通过这一模式也可引导、促进陕西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将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纳入行政编制管理,建立科技人员的激励考核机制。建议省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陕西省实施办法》(修改稿)进一步落实农业推广的激励政策和农业推广工作条例,对有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鼓励和引导各种专业人才从事农业推广咨询服务工作,应不分部门,不分职称高低、不分“名气大小”,谁为农业技术推广做出成绩的均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以调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国外多数国家政府办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行政单位,是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单位,便于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组织进行管理,也便于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执行政府有关农业科技推广重大事项的决策。为此,建议调整乡(镇)级农技推广站行政归属问题,回归区(县)农业局直接管理,落实“人、财、物”统一,保持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
 
四是,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传播推广的财政投资力度,实施大项目带动特色农业集群产业战略。目前,陕西一些示范基地均需要国家级项目和部委专题大项目的支撑以维持正常运转。当下,这些试验站的负责人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不断申请项目以使试验站继续发展。学校或主办单位和地方政府财政不可能长期重点支撑其运转。因此,陕西省在统筹科技资源的实践中,强化通过项目带动,起到抓手作用,使推广人员真正能干成事,起到“接线、补网、聚能人”的作用,激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使那些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能做出和已作出突出成绩的技术人员能获得必要的经费支出,使他们的精力全部放在技术推广工作上来,不要将精力放在跑项目或经费上面,避免人才资源浪费。经过一段时间的扶持培养,使示范户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此外,在通过项目可实施研发创新技术、新品种,缩短技术与生产应用的距离,起到加快技术转移转化的作用同时,专家大院、试验站、示范基地等也应向实体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培育发展自己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