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国
1986年初,北京人民大会堂,满头白发的
朱壬葆院士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特等奖的奖杯。
当晚,这位年逾古稀的老科学家坐在实验室里感慨万千。
1936年,朱壬葆在浙江大学教授贝时璋的鼓励下以浙大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他也是这一年浙大唯一考取的公费留学生。于是,在27岁那年,他只身赴英国求学。
朱壬葆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始了生理学研究,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科研和学习上。他不但常常超前完成导师交给的科研工作,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设想再向前迈进一大步。此后,他意外地收到了我国著名生理学家蔡翘等人的来信,信中蔡翘向他介绍了当时国内的抗战形势并希望他能迅速回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保卫家园。于是,朱壬葆告别了导师,在11月的寒风中踏上归程。
1951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抗美援朝的隆隆炮声中诞生时,有关部门对朱壬葆的工作有了新的安排,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一选择就意味着放弃过去的研究专业,在一个自己尚不熟悉的领域里从头学起,这对于一个一级教授、国内著名的生理学家来说,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1958年,中科院成立了原子能研究所,我国研制核武器的计划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军事医学科学院也在秘密状态下成立了防原医学研究所,由朱壬葆领衔研究对原子武器的医学防护问题。
朱壬葆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他带领课题组如期在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预防放射病的新药。此后,1969年,又研制成功了效果更好的预防新药。
然而,此时朱壬葆却被“打倒了”。“文革”前不久,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导请放射医学研究所的“四大教授”吴在东、刘永、徐海超和朱壬葆制定一个全院科研规划意见,但在“文革”中四位教授却因此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
1971年,朱壬葆被召回北京,安排到放射医学研究所资料室当一名资料员。一天下午,朱壬葆向一个埋头苦读的年轻人走了过去,对他说,“这篇文章希望你读一读,找机会给大家讲一讲”。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我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吴祖泽。
其实,朱壬葆早就注意到了吴祖泽。他递给年轻后辈的是一本什么秘籍?那是一篇国外关于造血干细胞的研究文章,也正是朱壬葆给吴祖泽指明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1979年5月,朱壬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放射医学会议,明仁皇太子给了以朱壬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特殊礼遇。
20世纪80年代初,朱壬葆希望在有生之年再培养几名像吴祖泽那样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他几乎每年都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野战输血研究所所长裴雪涛成了朱壬葆的最后一个弟子。
1987年,78岁高龄的朱壬葆再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参加第8届国际辐射生物学学术会议。会上,他宣读了与学生裴雪涛合写的关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论文,引起广泛关注。鉴于中国科学家尤其是朱壬葆在这一领域的巨大成就,大会决定下一届国际辐射生物学术会议在中国举行,由朱壬葆出任大会执行主席。
然而,朱壬葆出访回国后不久,于当年10月逝世。但他的名字和形象却永远留在了爱丁堡大学美丽的校园,该校为了表彰朱壬葆对医学研究尤其是血液学方面的巨大贡献,特地把他的名字铭刻在了图书馆旁的一面墙上。
《科学时报》 (2011-11-16 A2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