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3 9:45:45
选择字号:
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走进南开
 
本报讯(记者张楠)“探索,会让你感到可怕却又新奇。只要投入进去,就会不断发现新问题,感觉到掌握的知识不够用,促使你不断前进。”11月1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上,2010年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白以龙如是说。他和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陈创天,分别作了题为《灾变破坏和力学》和《KBBF族晶体的发现和应用》的报告。
 
白以龙在报告中介绍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主要由固体介质支撑的环境中,地震、滑坡、建筑物的垮塌等都属于固体的破坏问题。目前,固体破坏问题已成为固体力学、材料科学、物理学、非线性科学及诸多相关学科的共同难题。他说:“对固体灾变破坏的研究仍在探索阶段,有待攻克。”
 
“1987年,我们主攻晶体生长的时候,LBO晶体能生长到10克就很不容易了,现在我们实验室里,LBO已经生长到超过2.5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BO晶体。”在陈创天的报告中,他介绍了如何应用分子工程设计学方法发现KBBF族晶体以及此类晶体产生深紫外相干光的能力,描述了深紫外相干光源的各种重要和有趣的应用,如用于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193纳米光刻技术、原子冷却等。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秘书长周德进介绍说,陈嘉庚科学奖(前身为陈嘉庚奖)目前已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为鼓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事业,2010年还首设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此次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已是此系列报告会的第六场,由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主办,南开大学承办,天津市院士科技活动中心协办。
 
《科学时报》 (2011-11-03 A2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