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11-11-2 9:06:39
选择字号:
熊丙奇:内地排行榜与“公信”的距离
 
大学排行结果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取决于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所取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当前中国内地排行榜在这两方面均有欠缺。
 
今年,无论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还是英国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大学排行,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的排行中位居名次不一、亚洲入选前100的数量和名次也有差异。于是对比这两大排行榜,不少人感到很糊涂,不知道相信哪一个排行榜才好。事实上,类似的糊涂,在每年排行榜公布时都会发生。
 
由于这种排名差异的悬殊,有人会问,究竟哪一个榜单才是权威?究竟该相信谁的?进而,排行榜也屡遭争议,几乎每次大学排行榜放榜,都会有人批评排行榜的科学性。
 
分析排行榜
 
从大学排行榜的制作来说,本意并不是、也不可能对大学做一个权威的认定,而只是从一个视角对大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对投资者(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具有某一方面的参考价值,但却不能反映办学的全部。于是,每个大学排行榜,都有不同的排行指标。这样,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榜单上的结果必然会很不相同。而这种结果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
 
首先来看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这与对大学究竟怎样办学才是好大学的认识有关。在这方面,具有成熟办学制度的欧美国家的大学排行榜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更接近“好大学”。以美国来说,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选择的主要指标,几乎全部与学生有关,包括新生选择性(有多少学生选择这所大学)、新生留校率(有多少学生求学一年之后继续留在该校读书)、教师资源(学校中有多少班级是20人及以下一班、40人及以上一班)、校友捐赠率(毕业学生中有多少捐赠母校)。
 
这说明,大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养。而在中国内地,几乎所有大学排行榜,都没有上述指标。一方面,中国大学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与自由转学制度,所以不可能有什么新生留校率;另一方面中国大学办学,普遍关注的是学校的办学规模、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发表论文数、申请专利数、科研获奖数,这些指标无疑把学校变成了文凭工厂(在学生方面),以及科研所(在科研方面)。
 
其次再来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相对而言,欧美大学的排行榜,在数据的收集方面,一方面依靠学校授权,另一方面通过具有公信力的数据公司获得,加之社会诚信度较高,由此,数据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很少有关于数据虚假的质疑。而中国内地的大学排行榜,数据的问题甚至比指标的问题更严重。由于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程度不够,公众很难获得学校的办学信息;同时由于社会诚信度差,有的排行榜机构甚至以此进行权钱交易,在数据上做手脚,把某些大学的名次“做”上去,排行榜的公信力也就越来越低。而作为依靠市场竞争获得生存空间的大学排行榜来说,公信力就是其生命。
 
这也就告诉所有使用大学排行榜者(教育管理者、办学者、受教育者、社会人士),应该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排行榜的结果,不能因某个排行榜把学校名次排高而高兴,并将其作为办学的业绩,也不要因另一个排行榜排得很低而情绪低落,斥责其一钱不值,应该根据不同大学排行榜选择的指标,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客观的进退、优劣综合分析,作为办学、选择教育的参考。
 
这种理性,可以让大学排行榜合理地为己所用,而不受困于大学排行榜、把大学变为排行榜中的大学。另外,公众的理性看待,还可促使大学排行榜的制作走向合理,从无序走向规范,使其在指标的选择上更符合现代大学的特性,数据的收集更透明、阳光。
 
内地“排行”的公信危机
 
中国内地的大学排行榜制作一直遭到公正性的质疑。例如2009年《人民日报》曾报道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武书连事件。
 
总体看来,中国内地的大学排行大致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钱名交易”,利用某些学校的虚荣心理,直接推广“用钱换排名”业务;二是“伪造数据”,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深入调查方可获取的数据主观臆测,自行打分、填数,之后还标榜权威人士“投票打分”;三是“自我炒作”,以宣传攻势而非自身的公信度来“宣称”自己的权威地位。
 
除此之外,存在于大学排行榜中的普遍问题,是重规模、数据、投入、成本,而忽视质量和效益。很多进行大学排行的机构,对大学办学规律、大学办学理念并不了解,根本不具备对大学进行科学排名的“学术能力”,他们在指标的设置、权重的赋予上,存在诸多与大学办学水平和实力背道而驰的情况。按照他们的指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这所培养了3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世界一流大学,可能在中国进不了前三,因为这所学校“小”得可怜,学生规模只有2000人左右。而在中国的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中,是学生越多越好,校园越大越好,论文发表数越多越好,学科门类越全越好。
 
据此,有人提出,应该取消内地的大学排行榜。其理由大致有二。
 
一是中国的诚信环境不允许。大学排行榜的制作,基本依据是各高校的数据,而现实环境中,中国各高校的数据在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均存在问题,给排行榜制作者的“潜规则”提供了空间。
 
二是中国大学管理体制尚不成熟。在大学办学历史已经几百年的欧美国家,每每大学排行榜发布,都会引起争议;而在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尚未构建,基本的大学理念,诸如大学之大在不在于规模之“大”、要大楼还是要大师、人才培养重要还是科研重要等等,尚在众说纷纭之中,大学排行榜的鱼目混珠也就难以避免。
 
另一种声音与之呼应,即取消民间大学排行榜,呼吁政府“权威部门”制作大学排行榜,给予大学权威的排名评价。
 
在笔者看来,那些要求政府部门排名的人士,肯定不了解大学行政评估对大学教育所带来的伤害,如果真由政府来排名,其结局只会比现在更糟。众所周知,上一轮持续五年时间的本科教学评估,已将行政评估的弊端暴露无遗,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评估标准,直接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导致学校千校一面、缺乏个性;与此同时,由于行政评估结果与利益直接挂钩,导致权力寻租、弄虚作假在评估中频频发生。为此,教育界呼吁取消行政评估的声音高涨。基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关于大学评价方面明确提出,要“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这一纲要文本根本就没有提到要行政评估,反而传递出强烈的取消行政评估的信号。
 
而取消民间大学排名的建议,也只是一厢情愿。道理很简单,即便诚信环境堪忧、教育制度不成熟,并不表明所有的大学排名,“天生”就缺乏公信力,如果相关机构能坚持公信力、坚持正确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客观排名,其对眼下的大学发展也很有意义。毕竟,由社会机构对大学进行排行,对高等教育发展来说,也是一种社会评价。
 
公信力如何建立
 
问题就在于,大学排行榜怎样才能具有公信力?沿着制约大学的方向,对排行榜公信力的因素反推,其途径有三:
 
首先需要加大教育信息公开力度。与其要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排行榜,不如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公开教育信息。在美国,联邦教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收集、调查教育信息,提供给学校和受教育者,为学校调整办学以及受教育者选择学校服务。对于大学来说,所有办学信息公开,包括学校和学院有什么收入、具体开支如何,不但要报告学校理事会(私立学校为董事会 ),还要接受教师委员会和学生委员会的监督。
 
在信息公开的环境中,以数据为基础的大学排行榜,很难在公开数据上做手脚。去年9月,中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实施。该办法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当建立健全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笔者期望,大学能真正建立保障信息准确、全面公开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包括请排行榜机构来做“咨询”的费用开支也必须公开,“潜规则”的空间将从根本上得到制约。
 
其次,建立大学排行榜行业规范。从学术研究角度说,任何学者都可以研究大学排名,但是,发布大学排名,却不仅仅是学术研究,而是一种商业行为,因为,无论将大学排行榜制作成图书,或是在媒体发布,其本身就产生商业利益(图书销售收入、报纸发行量和网络点击率),而被大学排行榜排名的大学,也可将大学排名作为招生、争取合作者的一种宣传。从商业角度看,排行榜制作者,必须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而对管理部门来说,则有必要对进行排名的机构资质进行认定。当前,由于缺乏对大学排行机构资质审查,也缺乏对大学排行榜内容的监督,往往某个机构、几个学者,联合一家媒体(或网站、或杂志、或报纸)就可以做排行榜,让大学排行走向无序。
 
最后一条,还需要严厉打击排行榜中的“潜规则”。如前所述,大学排行榜,虽有学术研究色彩,但其实也是“商业产品”,因此,对于通过各种形式的赞助(包括学术报告、咨询),达成大学与排行机构交易的行为,都应该以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业贿赂进行调查,决不能纵容这种交易行为。
 
也许有人说,大学排行榜制作,如不收赞助费(好听的名义是进行“大学发展咨询”)将很难生存,以及更好发展,但是,并没有人强迫排行机构进入这个领域。你要进入这个领域,就只能以公信力立足和竞争。只要排行榜机构自身立得正,以良好的公信力赢得信任,与其相关的市场和商业价值是非常乐观的。而那种盯着眼下利益,急于靠“排行榜”本身牟利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相关专题:大学排行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