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10-31 9:56:47
选择字号:
走近王振义院士:为科学服务 为人民服务

图为王振义院士正在探视病人。
 
王振义:1924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2011年1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急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5年生存率上升至目前的92%。1994年,他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
 
此外,他还获得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世界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首届“何梁何利科技奖”等。
 
王振义院士很准时。约好9点开始采访,8点55分,87岁的他已经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教楼的会议室里。
 
“我每天上午都在这里,每周四查房时由学生对我提问,下午带着‘作业’回去‘做功课’,晚饭过后再出来散步半小时。基本上我都是这么过的。”精神矍铄的王振义,对于平淡的退休生活乐在其中:“我常常对别人讲,要每天看看自己的脚,也就是要‘知足’。”
 
13元一盒的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前几天刚刚获得‘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称号,我觉得和其他获奖人比起来,我没有什么可让人感动的。他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而我,只是很幸运地找到了治病方法,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小小的成绩。”
 
王振义所说的“小小的成绩”,就是他在国际上首创的,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5年来,这种13元一盒、连续服用6盒就可缓解病情的药物,已经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喜欢刨根问底又不服输的天性,促使王振义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他常说,科学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浮躁,清贫与寂寞常常是科学家最好的朋友。
 
1986年,王振义遇到一位5岁女孩小静,她得了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相比其他类型的白血病,这种白血病发病急,恶化速度极快,很多病人从诊断到死亡不过一周。根据以往经验,白血病治疗基本采用化疗,在把白血病细胞杀死的同时,正常的细胞也会受到损害,且损伤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病很难根治。
 
当时,王振义正在进行全新的尝试。“何不用一种新思路治疗癌症?癌细胞侵害人体,能不能让它‘改邪归正’,将它诱导成正常细胞呢?”王振义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开始了全新研究。1985年,他开创的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在体外实验中获得成功。显微镜下,白血病癌细胞一个个“改邪归正”。
 
王振义说,小静是临床试验第一人。对于这个独创的全新概念,王振义受到极大的压力。“我有勇气,我尊重科学。”事实证明,他创造了奇迹:7天后,小静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20年过去了,小静健康活泼,过着正常人一般的生活。从此,这种疗法开始在临床上全面使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超过了90%。
 
实践表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这种方法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只要口服、价格低廉。目前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虽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白血病有20余种之多,几十年来,研究进展缓慢。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更多的病人在等我们。”在王振义看来,判断一位科学家成功与否,不能只看在杂志上发表了多少论文,不能只靠论文的影响因子,科学家要注重成果的原创性,更要注重在群众中的地位,用自己的医德为人民服务。
 
学习是延迟大脑退化、不得老年痴呆症的最好办法
 
“一个人的一生要过不同的关,我毕业后留校任教,当学科主任,然后又当过校长,做过科研。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作用,我退下来后也在思考,我还能做些什么?在管理上,我不能再插一手,这样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于是,我敦促自己多看些书,多增长知识。”王振义说。
 
对于保持年轻的秘诀,王振义笑着透露:“为了过好‘老年关’,我60岁时学英语,70岁时学电脑……学习,是我延迟大脑退化、不得老年痴呆症的最好办法。”
 
王振义能为许多重危病人救治带来生机和希望,源于他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创新的治疗思路。
 
“我们需要创新,但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我记得小时候也乱想过,但那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些医学上的创新就是在人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再多问一个为什么,没准就能发现新的理论。”王振义经常和学生们探讨学术问题,对学生的教导从来不是居高临下。“我在查房的时候,实习生喜欢听我的评论。很多疑难病症,你怎样来解决?有哪些思路?从哪几方面去考虑?比如我们都知道,有一种肿瘤干细胞,它可以生出肿瘤。如果你把这个干细胞搞清楚,把变为肿瘤的干细胞杀死,肿瘤也就治好了,这不就是一个方向吗?这也是一个想象。”
 
每周四,病房里都会有一场“开卷考试”,由临床医生们提出问题,王振义带着问题回去查资料。两三天后再拿着做好的幻灯片来解答,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多种解决方案。
 
“我跟他们说,在学习、生活当中会碰到很多事情,更会碰到不少困难。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解决困难。”这是王振义对学生们的要求,更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多媒体制作中颜色是否协调、英文论文中哪个单词用的不确切、英语口语中的语音纠正,都是王振义所关心的。还有分子生物学的结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X片显影结果,即便是再小的环节,王振义总会要求学生们再做一次。
 
退休后的王振义,依然热心于为同行和学生授业解惑。“国外学校请我去做报告,但我不能只汇报过去,更要重视现在,所以把我们所里的最新情况介绍给大家;学生们则让我讲人生、讲我的过去、讲我的做法;为医生开讲座,我告诉他们科研人员应该有高尚的品德。”王振义说。
 
“这些讲座也是一场实现了医、教、研三结合的考试,”对于“考试成绩”,王振义给自己打60分。
 
淡泊名利,医生更应该追求为人类健康作贡献
 
今年1月,王振义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并得到500万元奖金。这500万中的450万元,王振义已经捐给血液所,另外50万元则分给研究团队中的年轻人。
 
“人人都喜欢地位、金钱,但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别人不会计算你有多少名、多少利,而是计算你为这个世界做了多少贡献。”王振义说,医生追求的是崇高的境界,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不计较名利。要做医生,就一定要有这样的境界。
 
“有人喜欢赚钱和得奖,我并不反对,但对奖要有正确的认识。我得了很多奖,但我更希望把这些奖给年轻人,鼓励一下年轻人。如果我追求名利,反而得不到人家对我客观的评价。”
 
与学生一起撰写论文,王振义总是坚持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论文作者的最后一位,甚至不署名,我觉得很多论文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果,应该让更多人享受研究成果”。
 
重视年轻人的培养,一直是王振义所坚持的。他曾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工作,共培养了博士21人,硕士34人。在他的学生中,有陈竺、陈赛娟这对著名的“院士夫妻”、“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陈国强等。
 
为了奖励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人员,特别是刻苦钻研的年轻人,王振义在获得凯特林癌症研究大奖后,特地拿出部分奖金在国内设立“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基金”,鼓励年轻人在这一领域多做研究,多做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