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鹏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时间:2011-1-9 14:17:39
选择字号:
假化石泛滥我国博物馆 规范化石标本制作流程尤为迫切
 
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刊文,就中国日益严重的假化石泛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查。文章称,世界上许多专家和化石收集者一直在谴责假化石源源不断地从中国流出,而现在那些假化石甚至出现在中国的博物馆里,直接损害了博物馆的公信力。
 
为《科学》杂志这篇文章提供数据信息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海生爬行动物专家李淳告诉《北京科技报》,目前陈列在中国各个博物馆里大约有超过80%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变换或人为拼合,这就给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带来很多的误导。
 
“研究人员研究错误的材料,接受的是错误的信息,最后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对国内的科学研究而言,就是贻害无穷。”李淳说,最近半年来,国内很多博物馆都请他去做化石评价鉴定,他发现大量的化石都存在造假的情况。
 
“于是我就写了一个国内博物馆假化石泛滥的材料,而《科学》杂志的采编人员也正是看了我的这个材料后,才有了近期的这个报道。”李淳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詹仁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化石领域除了处理不当对化石造成的破坏,人为造假的对象主要还是那些受到大众强烈关注的一些化石,其中脊椎动物化石尤为严重。
 
“我们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无脊椎动物化石,目前还很少听说有人专门针对它们去造假。”詹仁斌告诉记者,无脊椎动物化石数量庞大,受人关注度较低。而脊椎动物化石和无脊椎动物化石相比,一般个体都比较大,躯干和脊柱在动物死亡以后就分散了,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完全保存下来的数量和无脊椎动物化石相比要少得多,于是量少就价高。另外脊椎动物化石在地球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更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因此,它们受到的关注度较高,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自此,也常常成为化石市场争相炒作的目标,继而成了化石造假的重灾区。
 
“比如我们国家在辽宁西部发现的热河生物群,里面有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像各类恐龙化石、鸟类化石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化石等都有发现,因此也成了化石造假者关注的重点区域。”詹仁斌说。
 
记者了解到,前些年辽西曾经出土了一种介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已经灭绝的物种,这个物种本来没有尾巴,但是由于化石出土的时候整体不太美观,化石贩子便在该物种化石的后部加上了一条尾巴,没想到此举竟然蒙过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一位资深科学家,该科学家便以此化石为标本,在一权威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颇为轰动的论文,声称找到了从爬行类到鸟类进化更为充足的依据。
 
而国内博物馆假化石泛滥,与这些年国内博物馆的大量兴建密不可分。近些年,全国很多地方包括不少县级城市都在筹建博物馆,为了增加博物馆的馆藏,建成的博物馆就四处收集和购买各种化石,但是李淳告诉记者,由于缺乏权威专家的指导,这些博物馆收藏的化石常常都是鱼目混珠,甚至众多的假化石也被这些博物馆当成了宝贝来存放。
 
“如果仅仅是展览,假的化石并没有多大的坏处,但是对于需要用这些化石进行相关研究的人员而言,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让李淳更感到问题严重的是,目前并不仅仅是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造假达到了80%的比例,而是整个馆藏化石的造假比例都在80%左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引起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
 
李淳透露,“虽然一些外国专家也认为中国许多省级博物馆展览出的化石不完全是真的,但是碍于与中国同行的合作,他们都不愿讲出实情,至多也是匿名发表看法。”
 
有一次,李淳与两个国外同行一起参观国内的某博物馆,一路上大家都在用英语交谈,但是在看到一个两栖动物化石标本以后,突然李淳就听不懂他们的话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在说意大利语。国外同行事后礼貌地向他解释说,他们对刚才看到的标本存有疑问,那个标本像是人工雕刻的,他们认为那不能算是化石。李淳告诉记者,其实这个化石并不完全是假的,只是在修理过程中被破坏了,只保留了身体的一侧,从而变成了一个“怪物”。
 
“目前国内化石造假最为根本的原因并不是盗挖和走私。”李淳说,最根本的原因竟然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让我们的保护实际上成了破坏。
 
李淳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假化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完全造假的化石;另外一种就是拼凑造假,即用动物甲的头加上动物乙的身子,再接上动物丙的腿,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化石;其三就是化石在修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和参与,化石的原有大量真实信息被破坏。
 
“其中第三类行为造成的假化石最为普遍。化石的修理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技术活儿,有时它需要精确到就像医生做外科手术一样的地步,但是现在国内有很多化石被挖出来以后,一些人都是雇佣农民进行处理和修复,这些人的不当处理破坏了化石本来的形态和生物结构,虽然这样的化石并不是故意造假,但结果却是把化石给毁了。”李淳说。
 
“因此,加强对博物馆相关人员的培训,规范化石标本制作流程现在显得尤为迫切。”詹仁斌表示,由于缺乏专业的化石修理人才,从而导致一些化石在修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信息失真的情况屡见不鲜。
 
“比如某个古脊椎动物一个部位应该是七块骨头,其中有一块仅保存了一点点或者看不清楚,但是修理化石的人并不清楚,他在修理这个化石的时候干脆就把这块骨头给修理掉了,结果就会让很多人得出该动物的这个部位就只有六块骨头的错误认识。”詹仁斌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对我国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实施有效保护,2010年8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
 
据悉,该条例明确了我国古生物化石的范围、保护原则和分类管理制度,要求充分发挥专家在古生物化石保护中的作用,另外也加强了古生物化石的发掘﹑收藏和出入境管理。这标志着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将步入法制化轨道。
 
但是李淳对记者表示,该条例目前有一个重大缺陷,由于没有明确国内古生物化石造假的预防和解决办法,它并不能解决当前国内博物馆令人触目惊心的假化石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