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明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6 8:48:10
选择字号:
33家图书馆联合对国际出版商大幅涨价说不
包括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科学时报 张明伟报道]9月2日,《致国际出版商的公开信》、《致中国科技文献读者的公开信》挂到了网上。
 
这两封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33家图书馆联合发出的公开信提到,最近个别国际期刊出版商利用自己的垄断性地位,不顾在上一个合同期年度涨价幅度已达百分之十几的事实,提出其全文数据库在下一个合同期(3年)内每年涨价14%以上的要求。
 
十年赶欧美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向记者介绍说,在上一个合同期,也就是2007年到2010年,该馆采购该出版商全文数据库的价格涨幅已高达48%;按照该出版商的要求,下一个合同期结束时,价格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涨48%。
 
据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介绍,北大图书馆2010年采购该出版商全文数据库的费用是61万美元,该出版商对下一个合同期的涨价要求达到每年9%。对其他高校,该出版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高的达到22%,所有高校的平均涨价幅度达18%。
 
张晓林和朱强都向记者提到,该出版商要求在2020年把中国用户使用其全文数据库的篇均成本提高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据介绍,张晓林和朱强提到的出版商其实就是爱思唯尔(Elsvier)。
 
两人均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和人均教育科研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哈佛大学2008~2009年度运行经费达到38亿美元,超过北京大学年度运行经费10倍还多”。这样的涨价幅度完全超出了中国图书馆可能承受的限度,是根本没有道理的,也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连中科院的图书馆和北大的图书馆都感到难以承受,其他图书馆可想而知”。
 
公益为利润“作嫁衣”?
 
2009年初,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会和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先后发表声明,要求出版商慎重考虑金融风暴下图书馆界财政紧缩的客观情况,要求出版商保持合理价格。在此情况下,许多出版商在国外的价格基本没有增长,或者增长幅度很小。
 
于是,“就把完成利润增长指标的目标转嫁到了中国。”张晓林说,“出版作为一个产业,价格有一定的涨幅可以理解,但涨幅必须与成本等因素相匹配,否则就是攫取暴利。”据介绍,全文数据库的成本主要是先期投入和编辑费用,每增加一个用户,其成本几乎不会增加。
 
更重要的是,期刊是科学传播的工具,要为科学传播服务。张晓林和朱强现在都担任一些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他们介绍说,发表学术论文时,作者要向杂志缴纳版面费;同行评议专家、编委等的工作却不付费,事实上是科学共同体为学术刊物的发展承担了很多。一方面是公益性的支持、公益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高额的利润,这让人难以理解。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国内科学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担任国外期刊评委的人数也在增长。“不能反过来再要求中国人承担高价。”张晓林说。在两封公开信中,33家图书馆就呼吁担任国际出版商学术期刊的编委、审稿专家、顾问等,积极向国际出版商施加影响。
 
近年来,某些国际出版商不合理的价格政策,曾多次惹恼其旗下著名期刊的编辑。《逻辑程序设计杂志》的全体50位编委在长达16个月的抗议之后选择离去,并在一家较低价格的出版社创办了新杂志《逻辑程序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3年,著名期刊《算法杂志》编委集体辞职,创立《算法汇刊》。2006年,力主降价未果后,数学界顶尖期刊之一《拓扑学》的编委投身伦敦数学会旗下,另组《拓扑学杂志》,该刊定价远低于《拓扑学》。
 
信息不是铁矿石
 
张晓林和朱强都参加了前期的谈判和沟通。朱强这样描述谈判:“除了讲他们的理由,给人的感觉是,如果认为价格承受不了,中国用户可以考虑不买。他们绝对不允许有谈判的余地,一点让步的灵活性都没有。”
 
朱强认为,该出版商起了一个很坏的带头作用,如果其要求得到满足,其他出版商就以为中国用户拿涨价没办法,也会效仿。据介绍,中国用户也在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这些图书馆已暂停该出版商旗下期刊纸质版的采购,并组成了联合工作组,准备进一步的接触与谈判。
 
但张晓林和朱强也谈到,国内图书馆也认可国际科技期刊的贡献,并不是以马上停订来强硬抗衡。图书馆也看到,该出版商旗下学术期刊超过2000种,水平一般较高,如果不采购,确实会影响到我国科研人员。其次,该国际出版商常采取游说大学校长等领导的方法,直接向图书馆施加压力。再次,有些高校图书馆刚开始采购该出版商的全文数据库,没有经验,容易被各个击破。
 
这一切,很像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的铁矿石谈判。当本报记者提及这一话题时,张晓林说,确实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重要区别。
 
首先,铁矿石不可能哪儿都能买到,它掌握在个别商家手中,但是在科学领域,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只有一家杂志,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只有一家出版商。其实,在几乎所有学科,都存在由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同等重要甚至更有影响力的众多国际期刊。其次,铁矿石不会从网络上得到,而信息是无形的,开放、公开的信息实在太多。很多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作者已在各种会议等场合进行了宣传,很多直接放在了网上,只要肯花时间和功夫去找,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差不多都能找到。
 
张晓林说,万一后面的沟通出了问题,国内几十家图书馆联合起来共同行动,采取一切合法手段,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
 
2003年到2004年,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美国十多所大学就对某些出版商的高定价进行了抵制,并取得了实际效果。2008年,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也集体抵制某出版商的提价要求,结果是其产品价格不升反降。国内某主流大报相关报道的第一段如此描述:“同一家出版社,同一个时间,同样的提价要求,在中国大陆成果实现,在中国台湾却打错了算盘。”
 
张晓林和朱强反复强调的是,出版商和图书馆之间一定要营造一个相互合作、良性互动、双赢的环境,而不是冲突的环境。
 
《科学时报》 (2010-9-6 A1 要闻)
 
更多阅读
 
《致国际出版商的公开信》
 
《致中国科技文献读者的公开信》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