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5日于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ESA)公布了由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辐射的全景图。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天文学家根据它提供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及其现在的运行方式。
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这幅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员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
图像正中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其周围布满了冷尘埃形成的纤维状物质,研究人员分析说,这片区域正是恒星形成的地方,而普朗克探测卫星拍下正在诞生的星体以及尚处在萌芽状的恒星。
意大利波洛尼亚市空间天体物理学与宇宙物理学学院主任Nazzareno Mondolesi表示,或许只有到2012年,当空间天文台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后才能够回答有关早期宇宙的种种疑问,而这幅根据从2009年8月到2010年5月的观测结果绘制出的最初的“快照”表明,人造卫星“非常健康,同时所有的设备都在正常工作,有时甚至比想象的还要好”。
普朗克探测卫星的一个目标便是以空间解析度反映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CMB)。这些辐射代表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与物质密切相关的第一批逃逸的光子。Mondolesi表示,CMB“是宇宙大爆炸37.9万年后出现的光……是宇宙的第一束光线”。
普朗克探测卫星已经详细绘制了天空边缘的CMB(位于图像的顶部和底部),然而来自银河系的尘埃与气体的微波辐射则使它的观测结果产生了很大一部分模糊(位于图像的中央部分)。
天文学家还要花上几年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析出来自星系平面的辐射,同时得到一幅有关CMB的清晰的全景图像。
一旦变为现实,CMB图谱将解决宇宙如何在大爆炸后经历一个膨胀期的存在争议的学说,同时提供其他宇宙论的答案。
科学家有责任保护ESA的人造卫星从空间像流水般返回给他们的数据流。Mondolesi强调,此次公布的图像只是一些经过“降级”的数据,因此其他研究人员暂时还无法轻易地使用它们。他说:“我们可不想让其他人抢了独家新闻。”
ESA计划在2011年更加全面地公布普朗克探测卫星传回的原始数据。
(群芳 译自www.science.com,7月6日)
《科学时报》 (2010-7-7 A4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