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4 9:37:30
选择字号:
王成善教授:地学殿堂的“朝圣者”
 
作为立志地学事业的青年,他为了能上青藏高原,找医院开了“证明”;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主持的国际大陆钻探项目和“973”计划项目打下了将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的通往白垩纪的“金柱子”;作为大学老师,他主编的教材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推荐的全国百部研究生教材,他的学生中,有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有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作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抗震减灾地质专家咨询组”组长,他在汶川大地震后赴灾区查勘、撰写专报,为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他就是刚刚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王成善教授。
 
在地学教育和科研领地走过了33个春秋的王成善非常喜欢一张照片,画面上晴空万里,西藏冈底斯山和山下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清晰异常,一位朝圣者正坚毅地前行。他把这张照片作为自己领衔出版的“青藏高原地质系列专著”的封面。他说,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就要像那个朝圣者一样,向着地学殿堂,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纸“证明”、一句话和一辈子的地学人生
 
1977年,成都地质学院为正在实习的应届毕业生王成善办好了留校手续,但经过了野外实习的他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名地质工作者如果不能在野外、在基层锻炼自己,将很难做好学问、成就事业。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找医院开病例证明——“证明”自己不适合留在高校工作。王成善坚决要求去地质队工作,到自己上大学前曾工作过的西藏去。
 
王成善说:“黄老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院士曾对青年地质工作者和学生说:“年轻人要多跟石头打交道,要跟石头交朋友。”从那时起,王成善就决心把自己的地质人生绑定在青藏高原上。王成善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青藏高原地学研究这条主线,他30多年没有变过。
 
青藏高原是地球科学的天然实验室,是全球环境变化的起搏器。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研讨会,但开了14届却没有一次在中国。王成善说:“不服气!”青藏高原在中国,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发言权。他联系一些科学家连续3届申请,终于争取到2000年在中国召开第15届会议。王成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报》(PNAS)撰文提出的青藏高原从中部率先隆起的新观点,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科学》杂志和Nature China等重要刊物专门对此文作了评述,《中国国家地理》将其列入“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一。王成善根据在喜马拉雅特提斯地区的追踪研究,最早提出了“大洋红层”概念;通过全球对比确认,“白垩纪大洋红层”被正式命名。“白垩纪大洋红层”与富氧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地学界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之一。
 
黄汲清先生晚年时曾写过一首诗给王成善,结尾一句是“跃马羌塘望喜山”——简洁的诗句映照出两代地质学家同样的科学情怀。
 
通往白垩纪的“金柱子”将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广受关注的世界性问题。王成善是较早关注地质历史气候变化的地质学家。他说:“我们正处在地球历史的极端气候时代,必须通过研究过去地球的变化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2006年,王成善担任“973”计划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和“松科一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通过几年努力,“松科一井”获得了2485.89米的岩心,取心率达98.46%。这些成果促成了2009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总部批准“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连续高温分辨率陆相沉积记录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王成善仍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为完成新项目,接下来要打钻的“松科二井”将获取大约4500米的岩心。它与已经完成的“松科一井”将构成全球首个近乎完整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专家称,“松科一井”、“松科二井”是通往白垩纪的完整的“金柱子”。这项研究将把传统地质学百万年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万年的尺度,进而为预测未来全球时间尺度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批准的由王成善领衔申请的与白垩纪有关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也正在顺利进行中,这个项目的科学目标是研究地质历史上快速气候变化问题。
 
培养人才是教师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2004年我国青年地学家成功申请到首个青年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2009年,这个名叫胡修棉的青年地学家与老师王成善共同主编了国际沉积地质学会系列学术专辑《白垩纪大洋红层:地层学、成分、成因,及其与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意义》,发布了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一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有一位沉积学专业的青年科学家刘志飞,他也是王成善的学生。刘志飞是沉积学专业中涌现出的第二个“杰青”,之前的那位“杰青”获得者就是他的老师王成善。
 
王成善不仅是优秀的地学家,也是我国地学教育名师,截至2010年,他从教已经29个年头了。其间,王成善一直坚持一线教学。严与宽,是他对待学生的重要特点。王成善带研究生20多年从未间断,但他对硕士、博士的遴选和培养极为严格。他年年上青藏高原,他的研究生几乎都有在青藏高原的工作经历;而他对学生的“宽”更令人羡慕:经常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资助学生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去学知识、开眼界。2001年,他和同事主编的《沉底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被国务院学位办推荐为全国百部研究生教材。2006年、2007年,王成善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他的学生中除了胡修棉、刘志飞这样成绩斐然的青年地学家外,还有很多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王成善常说,自己看老一辈地学家依然高山仰止,而他也坚信在新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地学学子中,一定能出大师。他希望更多学生能从自己手中拿下“接力棒”,在地学界,特别是国际青藏高原地学研究领域早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用专业知识与行动投身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灾害发生的第三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立“抗震救灾地质专家咨询组”,学校决定由王成善与另一位教授担任组长。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汶川一带地质条件较为熟悉的王成善当时泣不成声,但他坚持根据研究作出了一个科学家的冷静判断,提出了自己对余震发展和地震地质次生灾害防治的建议,并在当晚致电四川主要地震灾区的一位领导,一个自己的学生,表达了尽快奔赴灾区的愿望。
 
5月16日王成善赶赴成都,用了一个通宵撰写了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科学分析材料。翌日,他应邀参加四川省组织召开的关于抗震救灾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当晚,应科技部联络组和四川省科技厅要求,连夜撰写了对地震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在灾区,王成善发挥专长进行研究,为当地政府部署抗震救灾行动提供了智力支持;他用扎实的科研成果,实事求是地为当地百姓和有关部门分析问题,提供建议。
 
震后1年多时间里,在学校支持下,王成善几次奔赴地震重灾区青川,为当地建设地震遗址公园申报和开展震后科研活动做了大量工作。2008年下半年,当地由于发生了“山上冒烟,河里冒泡”的情况,老百姓认为要发生更大的地震,人心惶惶。王成善和同事研究后认为,受地震影响,山上冒“烟”是温泉流出,河里冒泡是天然气外溢,飘散在空中的轻雾是硫化物;这是地震后应力释放的一种表现,并非新地震能量再次聚集或发生新的大地震的先兆。之后,以王成善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发现温泉及天然气溢出》发表在《地质通报》上。王成善科学地解释了自然界现象的成因,有效地稳定了民心,也为开展震后地学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
 
作为一个成绩斐然的教师和学者,王成善一直颇具国际眼光。多年来,他的研究足迹遍及阿拉斯加、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比利牛斯山、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喀尔巴阡山和土耳其黑海等世界主要地学研究区域。在他身后,留下了“白垩纪大洋红层与富氧作用”、“西藏特提斯演化、大陆碰撞、高原隆升与沉积响应”、“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分析和油气资源评价”等前沿科研成果,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地质学界最高荣誉李四光奖等一系列荣誉。
 
王成善对到中国地大(北京)工作的6年感慨良多。他说,在这里,学校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了各种条件。他深切感受到,学校不遗余力地支持肯为教学、科研奉献全部精力的人成就事业,千方百计营造激励师生员工成就事业、学业的氛围。他说,自己也将为学校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继续扎扎实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通向地学殿堂的“朝圣”之路上,王成善说,他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
 
《科学时报》 (2010-5-4 A2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