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4-13 9:11:49
选择字号:
穆兴民:西南旱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科学时报 张行勇报道]目前,西南诸省区的干旱灾害已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干旱不一定成灾,但对干旱应对不足或失误则会转化为灾害。
 
水土保持与生态水文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穆兴民认为,作为季风气候区,西南地区的春秋气象干旱不可避免,但今年并非最为干旱的年份。
 
穆兴民据资料介绍,自1901年开始,昆明市已有降水观测记录。上年11月至次年3月,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2.8毫米,而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降雨量为52.5毫米。有完整记录的93年中,1/3的年份(30年)同期雨量低于或接近此次大旱的同期降雨量,特别是1968年~1969年更是低至16.6毫米。也就是说,这次气象干旱并非历史上最严重的。
 
故此,穆兴民认为,当前西南旱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穆兴民指出,气象干旱是客观因素,但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当开发矿产资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土地石漠化,生态水文地质环境受损,水利水保工程匮乏以致年久失修,是大灾发生的几大直接诱因。对此,他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是天然森林遭滥砍滥伐,天然植被的蓄水保土功能减弱。“山上没有树,水土保不住;山上栽了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这一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西南山区土层甚薄,过度或无计划地砍伐森林导致地表裸露,植被土壤系统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一旦缺少有效降水必将引发局地干旱,多点的局地干旱将会提高发生大范围特大干旱的概率。
 
通过卫星影像图片可以看到,在西南诸省市干旱的重灾区,原有的天然植被已遭严重破坏甚至几被夷灭,岩石裸露。如东经23.6度、北纬104.2度周边地区,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
 
为追求经济利益,云南等地大面积砍伐次生原始林被,改植人工桉树、橡胶树和茶树。速生人工林生长快,根系十分发育,生长竞争优势明显,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难以生存,故高产桉树、橡胶树和茶树人工林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地表植被稀疏,水文生态功能差,涵养水肥能力低,遇雨则易发生水土流失,遇旱则亦易成灾。尽管人工速生林覆盖度高,但群众对这种林地的评价是“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有人形象地称其为“绿色沙漠”。
 
出于追求单一经济利益的目的,我国桉树种植面积已居世界第二位,片林面积已达170万公顷,且每年大约以2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上升势头不减。
 
穆兴民指出,大规模种植人工速生林对生态水文系统影响很大,种植前一定要进行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应避免在缺水、少水的地区以及水源涵养地区大面积种植。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加剧,土地抗御干旱能力降低。西南五省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及陡峭的山坡易发生土壤侵蚀。因其土层薄,地面植被一旦遭受破坏,土壤侵蚀的危害就异常严重;如不能得到治理,则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
 
西南五省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4万多平方公里,占其总土地面积的1/3,年土壤侵蚀总量近20亿吨。同时,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也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面积有11.15万平方公里,三省区的100多个贫困县有70余个分布在石漠化地区。人口增长导致坡垦地增加,过度放牧、干旱和洪涝导致草地退化和沙化严重,湿地锐减。水土流失及石漠化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降低,农田御旱能力减弱,作物产量下降,同时也使依靠地表小水源饮水的农村人畜生活用水困难,加剧贫困程度。
 
三是矿产开采及大型工程建设破坏水文系统。滇黔桂等受灾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岩坡陡峭,但有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矿业已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资料显示,西南地区矿山企业星罗棋布,现有3万余个矿山企业,重要的矿企达300余个。矿山开采工程在占用土地的同时,对森林、草地等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的水利水电、炸山修路和开矿等工程大量上马,由于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工作不到位,项目的实施不仅损毁或破坏了原有的天然植被,加剧地表水土流失,产生的弃渣还破坏植被、掩埋农田、淤塞河道及水利工程并污染水源。
 
据对云南省的调查,全省中型以上国有矿山占地总面积19733.2公顷,其中耕地1344.8公顷、林地1520.3公顷、草地2473.1公顷、其他土地14395公顷。矿山开采破坏了喀斯特岩溶地貌甚至生态水文地质结构,造成地下采空、地面塌陷或山体开裂,改变水流的路径,破坏水平衡。采矿疏干区导致地表及地下水位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导致河水倒灌,加剧地表水向地下深层的渗漏。
 
总之,西南地区最严重的旱灾区也是水土流失现象最严重的地区。这并非巧合,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加剧和水文地质环境的改变,使当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溪水不能常流,土壤干旱和人畜饮水困难,进而演变成一场巨大的人为灾难。
 
穆兴民表示,干旱是偶发的自然事件,不可避免,但旱灾则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得以缓解或减少其危害。应对西南旱灾,当务之急肯定是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各种手段首先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安全生活用水,同时要加强区域天气观测预报,适时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将旱灾损失最小化。
 
穆兴民指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要认真反思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切实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加强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工作,制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做法。开展水土保持,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综合治理的方针,扭转边治理、边破坏以及一家治理、多方破坏的被动局面。
 
其次,要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加强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政策措施,形成生态修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生态修复成果。加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等,切实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生态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第三,加强农村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由于季风气候的特点,西南地区甚至我国的海南省都是干旱频发的地区。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效的水利水保措施和雨水集蓄以及合理的水资源调配等措施,均可缓解干旱所带来的灾害,进而实现旱而不灾,或大灾变小灾。当前,西南诸省遭遇特大干旱而导致的重大旱灾,与预防应对以及水利水保工程的不完善有相当大的关系。
 
《科学时报》 (2010-4-13 A2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