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炜煜 范运年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2-28 9:45:27
选择字号:
郭炜煜 范运年:教育低碳,从改变学历浪费开始
 
彻底改变学历浪费的用人方式,因事设岗,按岗选人,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教育低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低碳,真是一个时髦的词汇,低碳经济、低碳发展模式、低碳生活,各种“低碳”层出不穷。前一段时间,听闻教育也要低碳,不知道这个低碳指的是什么意思,出于好奇,笔者到网上查了查,原来真有“低碳型教育”一说,指的是在教育的各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减少教育中不合理的、无效的教育环节,以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教育的灵魂,形成双边愉悦的和谐局面。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提倡教育也低碳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只是教育低碳果真只是提倡教育的过程吗?笔者不由得想起几天前看到的一个老同学的QQ签名:出站了,该站在哪儿去?同样是好奇心驱使,笔者问他博士后出站了,难道没找到要去的单位吗?同学很无奈地说:“出站了,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工作很难找,读到博士后了一般的企业公司很难去,人家用不着,而现在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要求从本科开始就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的,必须根红苗正才行。”
 
这位同学本科是一个一般院校毕业,考研后直接读了博士接着攻博士后,按说硕士、博士学历都还是很过硬的学校,但是本科的学校背景阻碍了他进入高等学府或者科研院所继续他的研究。
 
对于他的困惑和失落,笔者也找不出安慰的语言,只好告诉他,面包总是会有的,没见过待业的博士后呢!也请他稍微降低一些求职的期待,比如可以考虑一下一般的本科学校或者小一些的科研机构,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
 
教育低碳,也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方向,但是只是停留在改造教育本身做文章就显得范围过于狭隘,教育成果的合理低碳使用,也应该成为研究范围之一。改变学历浪费现象的呼声几年前就不绝于耳,众多的文章都举到了华罗庚、沈从文、梁漱溟等人的例子,说如果到了今天如此僵化的制度下,他们就该湮没俨然众人矣。就算是华罗庚、沈从文们是不世出的人才,没有学历那个敲门砖,也很难踏进那个让他们最后被人们记住,发挥他们才华和智慧的神圣殿堂。
 
教育低碳,绝不应简单地认为是减少教育过程中的浪费,比如有的远程教育所宣扬的不需要教学场地就是低碳,也不仅仅是上课时夏天再热也不开空调以提倡节能环保。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为了教育的结果服务,而教育的结果就是学子们拿到手的各种学位学历证书。这些证书一方面见证了学子以及其家长付出的数年的辛苦和投资,另一方面也见证了国家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教育经费,除了每年显性的经济投入外,隐性的教育投入也很难用金钱来计算。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员工高学历,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比如某高校招聘保安也需要是研究生学历,姑且不论硕士是否可以做保安,本文只从教育成本出发,算一笔经济账。一个普通保安其工作职责就是校园的治安管理,比如巡逻安保,一般的退伍转业军人以及高中毕业生应该完全可以胜任,这一点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转业退伍军人和高中生相比较于大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而言,其所需的教育成本大大降低,国家和个人的教育投入也随之减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就是,明明小排量汽车已经够用,但是却非要购买使用超大排量车,这与低碳以及环保的教育宗旨完全背道而驰。
 
当然高学历低就并不全都是学历浪费,比如大学生、研究生献身国家的扶贫工作,自愿到偏远山区支教,这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但是,人为地设置就业学历门槛无疑就是一种浪费。必须彻底改变学历浪费的用人方式,因事设岗,按岗选人,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教育低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科学时报》 (2010-12-28 B4 视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