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0-10-14 11:09:36
选择字号:
中科院物理所纪念吴乾章先生百年诞辰
 
10月17日是我国晶体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我国人工晶体学科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吴乾章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0月12日上午,“纪念吴乾章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召开。杨国桢院士,章综院士,范海福院士,梁敬魁院士,吴乾章先生生前的同事、好友、亲属以及所内职工和学生等一百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物理所党委书记孙牧出席并主持纪念会。
 
为表达对吴乾章先生的深切怀念,发扬他及老一辈物理学家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展现吴乾章先生的贡献,以及他爱国敬业、无私奉献、治学严谨、谦虚和蔼的品格,会前专门编辑了《纪念吴乾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文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欣然为文集作序并指出:“物理所正是有像吴乾章先生这样的一批老一辈物理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蓬勃发展。在吴乾章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贡献和精神。” 《物理》杂志发表了“纪念吴乾章先生诞辰100周年”专栏文章。
 
纪念会上,陆坤权研究员作为吴乾章先生的学生和共事多年的同事,向大家介绍了吴乾章先生的生平和事迹。范海福院士进入物理所后曾长期在吴乾章先生的指导下工作,深切感受到吴先生所具有的宝贵品质和精神。他讲述了吴乾章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中断正在攻读的学位而启程回国的故事,生动体现了吴乾章吴先生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曾与吴乾章先生工作多年的陈万春老师,介绍了吴乾章先生创建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专业委员会及为《人工晶体学报》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吴乾章先生的长子、物理所研究员吴光恒讲述了吴乾章先生生活经历中的点滴小事。故事虽小,却处处体现出吴乾章先生治学严谨、为人随和、淡泊名利的品质,感人至深。杨国桢院士、陈小龙研究员及《物理》副主编刘寄星教授都讲述了吴乾章先生给他们留下的深刻记忆。物理所聂玉昕研究员则提议将这次活动收集到的珍贵史料收入正在筹划编纂的物理所所志当中。
 
吴乾章先生1910年10月17日出生于海南省澄迈县拔南村,原名吴宗朱。青少年时期在海南读完初中,因当时全海南没有一所高级中学,初中毕业后决心到内地继续求学深造。1928年,借用族人“吴乾章”的高中文凭,报考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同时以自己的初中文凭报考南京私立安徽中学,并均被录取。后选择就读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并于1933年1月毕业。1933年2月至1934年7月任南京私立安徽中学教员。1934年考取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共3人)。193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抗战期间,中研院物理所西迁至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吴乾章先生等历尽艰辛,行程万里,保护和运送科研仪器和资料,并坚持一路进行地磁测量和普查。1941年,他们冒险穿越日占区到福建崇安,参加了日全食与地磁场关系的观测工作,首次获得我国日全食对地磁影响的完整资料。1949年至1951年,留学英国,在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X射线晶体学。新中国成立后,放弃正在国外攻读的学位,返回新中国,来到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直至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退休。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晶体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担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硅酸盐学会、北京硅酸盐学会、四机部11所、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多项兼职,为推进我国晶体结构和晶体生长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