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笃正院士:科学,不能什么事情都到时候再说 |
科研需要“朝前”和“超前”的治学精神 |
科研上的“朝前”和“超前”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
就在2004年5月电影《后天》开始公映时,仍有很多科学家批评说,这部科幻电影毫无科学依据,离现实为时尚远。但是,5年后的今天,即使科学素养一般的普通人,也不能否认全球变暖的现实。
24年前,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当时,这在国际学术界是颇受争议的领域。
1984年夏天,叶笃正的美国朋友、气象学家马隆找到他,希望合作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那时候还谈不上研究全球变暖,只说全球变化。但已有证据显示,那么多的温室气体进入了大气层,它不可能呆在那儿不“作为”,它一定会引起变化。
当时,马隆的观点在美国很孤立,没多少人理会。于是,他找到叶笃正,同时提出找一位比他们小一辈的年轻人,因为全球变化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有定论的。
叶笃正就找了符淙斌,后来又找了陈泮勤。“我们的压力也不小——大家认识不到这事的意义啊!甚至有的院士说,什么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呗,关我们什么事?”叶笃正说。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变化肯定会有,问题是怎么变?面对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我们是搞科学的,科学不能什么事都到时候再说。”叶笃正说,这种信念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团结到了先行者的周围。现在,无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这样的高深学问,还是装修房子、安窗玻璃这样的具体问题,都必须考虑到全球变暖的因素。人类第一次抢在了自然界大规模变化前面,预测和把握自己的未来。
从此,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刚成立,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叶笃正专门来到地球科学部,介绍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及其重大科学问题。从此,基金委持续地对全球变化研究予以有力支持。
1987年,叶笃正倡议设立了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HEIFE),但没有让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申请,而由更具地域优势的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持。
叶笃正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叶笃正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全球变化”研究所揭示的问题——人类活动可以导致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牵制了人类活动,人类必须限制自己的行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近百年来,人类无序的活动造成了环境的急剧恶化。叶笃正提出的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诱发的全球变化、充分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其负面效应的研究等课题,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2003年,他首次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
正是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研究使叶笃正在2003年获得了有“气象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世界气象组织评价叶笃正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开创者”。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这样评价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05年初,叶笃正院士和符淙斌院士在《2005年科学发展报告》中建议国家开辟专门渠道,支持我国主持若干国际重大科研计划,这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在国际科学研究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
2005年6月,叶笃正联合8位院士联名上书中央,提议设立“国家气候变化科学特别顾问组”。这一建议得到积极回应。2006年1月12日,丁一汇、潘家华等12位专家组成首届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被称为中央的“气候变化智囊团”。
开创性的研究才更能体现科学家的宝贵价值,叶笃正的学生、动力气象学家李崇银院士说,叶笃正先生是一个大科学家,是中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国开创了一个学科,一个领域。国内著名的气象学家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中国在国际大气科学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几个研究方向,都与叶老的学术贡献密不可分。
叶笃正说自己之所以具有超前的精神,都得益于留学美国时老师的培养。1945年,叶笃正从清华大学地理地质气象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你要问我,你在芝加哥学到了什么东西?我说不出来。要说有,就是我老师罗斯贝跟我的对话,他跟我说:Facts are all the 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但他又不局限于眼前,他向前看,从来都不就事论事。”叶笃正说。
老师罗斯贝这种“朝前”和“超前”的治学精神,给了叶笃正打破常规的勇气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
《科学时报》 (2009-9-23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