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陆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8-6 9:50:52
选择字号: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德尼·奥尔特曼:RNA世界的永恒探索者
 
[科学时报 黄辛 陆洋报道]随着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现年70岁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德尼·奥尔特曼(Sidney Altman)教授缓缓起身走向讲台,开始题为《RNA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在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大会报告,带领所有的与会者共同进入神奇的RNA世界。这也是2009年国际生化大会的第三场大会报告。
 
在报告开始前,会场上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由于现场听众很多,座位有限,奥尔特曼教授在上台前将他的座位让给了好友,自己则和大家一起席地而坐,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如此地率性、自由,不禁使人动容。
 
在他的报告结束后,《科学时报》记者对奥尔特曼教授进行了专访。
 
由于在研究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性能方面所作的贡献,奥尔特曼教授和另一位美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R·切赫(Thomas Robert Cech)同时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关于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活性的发现,使生物学的两大领域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不但修正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的长期存在的传统理念,而且对于生命起源的问题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了。
 
“英国剑桥医学研究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是一个很伟大的实验室,在那里我度过了难忘的日子”。1969年,时年30岁的奥尔特曼有幸成为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布伦纳(S·Brenner)和克里克(F·Crick)领导的科研小组的成员。“在LMB的经历很令人难忘,那时我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我唯一需要考虑的事就是如何尽我所能把研究做好,不需要去考虑资金的问题,也没有人会给你三个月或是一年、两年的研究时间限制,我在那儿得到的是充分的支持和自由地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奥尔特曼回忆说。
 
LMB历史上共出现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问及LMB成功的秘诀时,奥尔特曼坦言:“除了充分的学术自由外,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位领导者,他一定是不寻常的,并且执著于科学。”LMB所具有的自由、充分给予科学家支持的学术氛围恰恰是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实验室所必需的。
 
随后,奥尔特曼向记者介绍了一件至今令他记忆犹新的小事:有一次他在实验室做实验,不小心把放射性同位素磷洒在了地上。当时和他一个科研小组的桑格教授(F·Sanger)看到后,连忙套上手套,蹲在地上清理地面。奥尔特曼很惊讶地对他说:“没关系,这个我来做就行了。”桑格微笑着说道:“你已经受到放射性同位素磷的危害了,这个就由我来吧,我替你分担一点。”奥尔特曼说道:“当时我就很感动,因为桑格教授正是两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这样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小举动,令年轻的我深深体会到了人人平等的含义。”
 
2009年国际生化大会的主题是“生物分子,使生活更美好”。而实际上,儿时的奥尔特曼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奥尔特曼回忆道:“我想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生物分子对生活的重要意义了。在我十个月大的时候,也就是1940年,那时我的咽喉受到了细菌感染,父母送我到医院后,医生给我用了磺胺药。”磺胺药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那时磺胺药才刚刚研制成功,在这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因无特效药而感到非常棘手。随后的几年里磺胺药研究的发展很迅速,磺胺药也被大量广泛使用。“磺胺药真的很有用,我的病很快就好了。”奥尔特曼说。也许,在那时,奥尔特曼就和生物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奥尔特曼曾多次来到中国访问作报告,曾任复旦大学两年名誉教授。和中国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有直接的交流和接触。谈到本科生,奥尔特曼感到中国学生的英文都很棒,这令他很欣喜,“因为英语对于研究科学、了解最前沿技术是很重要的”。然而当他和学生聊起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时,很多中国学生回答道:为了提升国家实力。这令他感到惊讶,因为美国学生不会这么说,至少很大一部分不会这么说。奥尔特曼也常常和学生们说:“以后不管你们从事什么职业,应该要一直关注最前沿的科学发展,随时更新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本身对于你们,对于你们的国家就是一种财富。”
 
当问到中国的学生是否不像西方的学生,缺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挑战的胆魄时,奥尔特曼表示,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文化不同,表达方式会不同,中国的学生学习速度很快,他也一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他的几个中国学生,奥尔特曼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当《科学时报》记者最后问及他在搞科学研究时,如果遇到了一些困难或是难题,也许一生都难以解答时,会如何抉择,奥尔特曼回答说:“如果一个研究方向你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任何发现,那么我建议你换一个。忘了前一个,投入下一个。当然不排除以后发现它还能继续研究的可能性。毕竟搞科研是需要很多经费的,而大部分经费来自老百姓,我们不该随意地浪费那些钱,需要慎重。”
 
《科学时报》 (2009-8-6 A3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