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邢利宇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4-23 16:54:00
袁隆平:中国完全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4月22日在武汉说,中国计划到二O一五年实现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目标,即大面积示范亩产九百公斤,可望提前二到三年达标。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的向前发展,中国完全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吃饭问题。
 
由中华海外联谊会、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海联论坛——新农村建设与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正在武汉召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会上说,中国现有人口十三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点四亩,预计本世纪三十年代,人口将增加到十六亿,人均耕地将减少到一亩左右。未来靠谁养活中国?这是人人关心的头等大事。
 
袁隆平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增长情况并展望增产前景。他说,中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第二次是七十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又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左右。这两个方面,中国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突破,是超级杂交稻培育成功。农业部于一九九六年立项,一九九六到二OOO年为第一期,二OO一年到二OO五年为第二期,产量指标分别为一季稻连续两年大面积示范亩产七百公斤和八百公斤。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目标,即亩产九百公斤。二OO六年立项,计划到二O一五年实现目标。当前正在攻关中,已取得一定进展。
 
袁隆平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通过育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水稻的产量可跳跃式地不断登上新台阶。中国水稻平均亩产在一九五O年只有一百四十一公斤,到二OO八年达到四百二十公斤,水稻单产提高了两倍,水稻产量的增长速率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率。
 
袁隆平强调,举一反三,水稻如此,其它粮食作物同样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技术上的因素很多,而每一项技术进步,都能对增产起一定的作用。 因此,他深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完全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特别是在全球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