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时报:科技支撑缺位削弱国家投资效果 |
科技支撑与项目实施严重脱节,实施部门不知本是什么,只能治标 |
“现在的环境、生态工程动辄耗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科技支撑都是完善的吗?规划都经过了专家周密的科学论证吗?”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纪远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很多重大公益性工程项目由于科技支撑缺位,已经出现一系列弊病。刘纪远同时指出,今年我国将会有大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领域中,如果在工程立项之初科技支撑继续缺位,会影响国家大笔经费的投入效果。
近年来,我国上马了一批重大公益性工程项目,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区治理工程、三江源生态建设工程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过,刘纪远表示,不少该类项目在立项过程中存在科技支撑缺位的现象。
“这些大的项目都会产生很多资源环境效应问题,实施前应把研究作透,才能判断工程项目规划中准备落实的措施是否科学,并且要考虑这些措施对长远来说是否是科学的。”刘纪远向记者介绍。
有鉴于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于2006年由科技部、财政部正式启动。针对国家农林、水利、环境、生态等公益性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支撑的迫切需求,该计划安排了一批重大和重点科技支撑项目。
但实际上,我国许多耗资百亿元的重大工程项目在设计论证阶段得不到有效的科技支撑。很多项目在科技支撑不到位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结果有的项目以简单的规划论证取代了必要的前期研究和规模化试验,项目规划缺少标本兼治的考虑和设计,导致实施方案治标不治本,实施成效难以达到预期,出现夭折、半途而废甚至负面效应的例子。
“造成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部门分割。”刘纪远表示,科技支撑与项目实施之间存在着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导致实施部门不知道本是什么,只能治标。
据悉,根据我国的现行机制,科技主管部门和基础建设主管部门各司其职,科技部门难以在项目准备期作出前瞻性的部署,而负责工程实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在工程项目中无权安排相应的科技支撑经费和工作,因此造成科技支撑缺位。
“这不是一个怪圈吗?”刘纪远说,“谁来负责科技支撑是否到位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科技支撑计划实施以来,科技部通过征集各部门和地方项目并给予立项支持的方式部分弥补了科技支撑缺位的问题,但这种方式的一大缺陷是:科技支撑不仅没有前瞻性,反而落后几年,本应起前瞻作用的科技支撑变成被动“补课”,科技支撑失去了在国民经济中先行一步、发挥先导作用的意义。
“在国务院提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的形势下,一批新的大型公益性工程项目即将上马,迅速解决这类工程项目中的科技支撑部署问题显得格外迫切。”刘纪远说。
如何保证科技支撑先期到位?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和科技支撑部门应该如何配合?刘纪远认为,必须有刚性机制;在部门平行的层次之上应有更高的约束条例来确认哪些项目需要先期执行科技支撑或伴行科技支撑。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常文瑞表示,如果科技支撑没有跟上,国家为拉动经济投入的经费可能会产生浪费。他呼吁科技界在确保国家经费有效使用的问题上为国家多出一些力,尤其是要保证一些重点项目科技支撑到位。
两会期间,通过对国家农林、环境、生态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立项与实施过程中科技支撑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科技界28组形成了一份集体提案——《关于在公益性重大工程项目中加强科技支撑工作的提案》。
他们建议,以国务院条例或文件的形式,对国家投资的重大公益性工程项目中科技支撑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在工程项目经费预算中可以动用的科技支撑经费比例作出刚性的规定;同时建议国务院研究解决科技支撑工作落实的保证体制问题,建立有效的跨部门领导和协调机构;另外,对正在实施和将于今年启动实施的有关重大工程,建议国家制定补充管理办法,解决由于项目主管部门无权在项目中安排科技支撑经费导致科技支撑缺位的难题。
《科学时报》 (2009-4-10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