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莉萍 徐建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12 23:29:43
选择字号: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大会:探索科学家自主管理新模式
 
[科学时报 王莉萍 徐建辉报道]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在世界经济、科技变革中,上下求索,以积极的心态团结院士们努力寻找新的发展途径,这是记者在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第13次全体会议上采访时,得到的深刻印象。
 
1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第13次全体会议上,蒋正华主席宣布: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不久将搬迁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和五环路的交汇处,地处奥林匹克公园林区内的一栋独立二层楼房。这是院士们开展学术活动、召开工作会议以及举办小型国际学术会议的场所。他通报的另一则消息更引起媒体关注:“中国科学中心业经中编办审核批准为在国家编制内的事业单位。”目前,中国科学中心正在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注册登记。在完成有关手续后,中国科学中心便成为在国家事业单位系列中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同时,它又是一个在财务上为非营利的、自收自支的科技机构,这不但会对整个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可能为中国科学界探索新的机制提供一个模本。
 
成功变身:中心性质进一步确立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科技组织形式,成立13年来,该中心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一个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组织,至今已拥有125名院士,8名通讯院士,1名荣誉委员。
 
自去年的院士大会以来,中国科学中心总结13年发展历程后认识到,“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还必须凝聚成为一个坚强的组织,而坚强的组织又必须有坚实的依托,更必须运行于法制体系之内,这是中国科学中心要有较大作为绝对不可或缺的条件”。蒋正华在作大会报告中提出这个问题。针对其组织上的弱势与不足,中国科学中心开始分析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在厘清脉络之后,开始集中“对症下药”。“我们组织力量,利用一切渠道,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与沟通,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实实在在的结果。”蒋正华说。
 
当年,中国科学中心的成立,源于1996年一份原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同意成立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组成中国科学中心的文件。今天,中国科学中心性质的进一步确立,则是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共中央编制办公室领导研究协商、慎重决策的结果。
 
生存发展:转轨中的共性问题
 
困扰中国科学中心的不仅仅是“身份”问题,经费来源也是一个大问题。资金不足不独在中国令组织人员殚精竭虑,在整个国际欧亚科学院都是一个困扰很久的难题,该组织在创建初期就遇到了较为严重的经费压力。
 
专程来京出席此次大会,并致辞祝贺及作学术报告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研究员(Evgeny. E. Shiryaev)回顾了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发展历程,在回答《科学时报》记者的问题时指出:“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还有一些缺陷,需要修正和改进。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我们计划出期刊、简报等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但迟迟难以启动。”而他也告诉记者,近年来俄罗斯科学家的经费情况也逐渐有了改观。
 
而中国科学家则遇到了完全不同的改革形势。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推动科研机构向市场化转型,并且给新生的科研机构以发展的极大空间。经费的相对困难并没有妨碍中国科学中心组织的壮大,取得科技成果的丰硕,国际研究合作的较快发展。院士队伍的持续壮大,多个学部成立、健全, 学术工作十分活跃;持续编撰出版颇有影响力的《中国城市发展(年度)报告》等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对国民经济、民生发展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在新能源利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城市发展与人类健康卫生等许多问题,都形成中德、中欧、中美等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局面,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依据财务上为非营利、自收自支的科技机构这一特点,如何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解决中国科学中心的办公经费和科研经费问题,是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团成员思考已久的问题。对此,蒋正华说:“我们已着手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与办法。主席团会议业已通过了关于争取经费和管理经费的办法,即《捐赠资产管理办法》和《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争取社会捐赠,使受赠资金保值增值,支持中国科学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今年有望吸纳一定资金,作为起步的基础。”
 
前进的动力在哪里?
 
中国科学中心的特点是注重发挥跨学科、综合智库的优势,此前就在关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科技的援外方略等诸多方面向国务院和相关部委提出建议,并得到了肯定和采纳。始终致力于开拓和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乃是该中心的重要宗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给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汪光焘的函件上写道,当今世界,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疾病预防等已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应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她希望中国科学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充分发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工程有机结合的优势,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等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汪光焘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刘延东在批示中指出的我国应与国际社会一道,参与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中的重大战略意图。他说,目前主席团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走出中国科学中心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合作。他说,学部是从苏联移植过来的,还可以谋求其他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院士是中心的主体,最根本的问题是使院士形成合力,积极地、可持续地开展活动。在与欧亚科学院总部的关系方面,自主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促进总部的改革,对欧亚科学院的章程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力争在莫斯科和北京设立两个总部,加强中国科学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欧亚科学院早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正式成员。在事业单位编制的框架内,他表示,中国科学中心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和办事人员要进一步精干和年轻化。
 
作为中国科学中心主席,蒋正华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今后中国科学中心在国际欧亚科学院这个科学共同体内,一定能更充分地同时发挥国内和国际两个优势,以更加活跃、更富有生命力的姿态展示中国科学中心的作用和面貌,并在欧亚科学院的发展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科学时报》 (2009-11-1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