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冠华: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迅速作出反应 |
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10月20日举行成立仪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出席并分别致辞。出席领导和专家还有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徐耀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巢纪平、安芷生、吴国雄、李崇银、伍荣生、符淙斌、薛禹群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等。仪式由南京大学副校长潘毅主持。
我国气象界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致信祝贺:“希望在国家目标指引下,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求,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
研究院成立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我国政府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也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许多成绩。他表示,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是适应国家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
徐冠华高度评价南京大学的这一举措“是满足国家的需求,急国家之所急”。他认为,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紧密地团结起来、互相支持、迅速作出反应,这就是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有效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他说,当前科学技术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新成立的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不仅把地学的科学家,把从事海洋、大气、陆地生态系统各方面的科学家组织到一起,“我也相信还会进一步把从事技术研究的科学家,比如从事超级计算机、算法研究的科学家,以至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会聚到一起。我确实相信,利用这种大跨度的学科交叉,才是创新思想的源泉。”徐冠华说。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首任院长符淙斌院士介绍了筹备工作情况。他指出,创建该研究院旨在通过综合观测实验、区域数值模拟和技术研究,认识地球系统即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耦合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作用,揭示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化的灾害、环境和资源效应,发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重大灾害预测、影响评估以及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该院主要由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遥感科学、生物科学、经济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将发展成为我国气候与全球变化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实体,并成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交叉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同日,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还举办了首次“气候与全球变化钟山论坛”。(朱小卫 张文江)
《科学时报》 (2009-10-29 A2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