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晓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5 3:30:47
科学时报:“973”再发力欲揭三江成矿之谜
 
2008年12月26日,“973”项目“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启动会议在京举行。“科技部先后两个‘973’项目关注‘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足以说明这个地区成矿规律的科学研究有多么重要了。”与会专家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特提斯女神是已消失的古海洋的神话形象。1893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Suss将特提斯引入地质学中,用来命名地质历史上的古地中海。如今在地球表面上最为壮观醒目的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的形成与演化,都绕不开特提斯,不仅如此,因为特提斯跨越欧、亚、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它的形成与演化对全球构造有着重要影响,一直是推动地质学发展的热门研究课题。
 
正是由于2亿多年以来古特提斯海的不断演化,并叠加了6500万年以来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的碰撞隆升的地质过程,三江流域才形成如今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和得天独厚的成矿条件。地质科学家评论,三江并流区是全球地质构造最复杂、岩浆活动最强烈、成矿流体最活跃的资源富集区和造山带之一,被喻为全球地质构造的“百慕大”。
 
据介绍,上一个与三江有关的“973”项目是“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侯增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担任首席科学家。这个项目主要的研究地区集中在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的主碰撞带(西藏高原主体),研究焦点主要放在碰撞与成矿问题上,部分涉及了三江地区的成矿问题,但这个地区是全球最复杂的构造成矿带之一,已有的研究尚未深刻揭示三江特提斯成矿域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
 
此次启动的“973”项目“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的目标更为明确,如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邓军教授提出的,就是“主攻三江特提斯”,“揭开三江成矿之谜”。
 
三江成矿之谜吸引了全世界矿床学家的注意力。有数据表明,在我国紧缺矿种铜、铬、钴、铅、锌等中,西南地区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同类矿种储量的40%、80%、55.7%、29.8%和30.8%。金、铂族元素矿产和稀土矿产储量在全国也占据“半壁江山”。特别是在三江成矿区远远高于全国乃至全球平均水平,堪称中国最重要的多金属富集区,全球罕见的世界级多金属成矿区。
 
从国家需求来讲,三江地区矿产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历来视三江地区是我国固体矿产勘查的“重中之重”,力求取得重大突破。
 
“这里有以西藏玉龙铜矿、四川呷村银矿、云南兰坪铅锌矿、老王寨金矿、来利山锡矿等‘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找矿成果,未来发现超大型矿床的潜力也非常大,因此深入探索它的成矿过程和成矿规律意义重大。”邓军说:“另外,特提斯成矿域是全球性的,新启动的‘973’项目有望从全球视野来看三江到底有什么特色,对它的深入研究将对全球特提斯成矿域的研究作出新贡献。”
 
然而在三江地区矿产资源极大丰富的背后,则是众多极其复杂的成矿问题。实际上,三江地区的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已先后开展过3轮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但是三江地区经历了异常复杂的构造体制转换和叠加复合,成矿作用显示出形式多样的矿化组合和成矿演化。因此,逼近客观实际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理论还远未揭示,适宜特殊景观的成矿预测系统和勘查技术系列还明显缺乏。”邓军对记者表示。
 
“三江特提斯域独特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过程、众多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和复杂的壳幔金属共生组合,显著区别于世界范围已知成矿系统,不能被基于其他地区研究得出的成矿模型所涵盖,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成矿理论模型、指导新的找矿突破。”邓军进一步解释说,三江特提斯构造带作为卷入印度与亚洲大陆巨型碰撞造山过程的巨型构造转换域,蕴含着许多全球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是建立大陆动力学与成矿新理论、新模型的关键地带。因此,新启动的“973”项目将有望为大陆成矿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出实质性贡献。
 
“更重要的是,项目研究还将为该区实现找矿新突破提供有力指导。通过加强对该区重大地质问题的研究,促进成矿理论和勘查评价技术创新,提高成矿预测能力,必然会加速实现西南三江成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基地的战略目标。”邓军表示:“这也正体现了‘973’项目所强调的把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科学时报》 (2009-1-5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