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洪蔚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28 2:41:4
人字洞遗址发现10周年 专家表示研究工作远未结束
 
[科学时报 洪蔚报道]5月27日上午,繁昌人字洞遗址发现10周年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学术会议在安徽省繁昌县马仁山庄召开。来自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的近70位古人类、旧石器考古学界的学者,以及来自美国、法国、南非、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繁昌人字洞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是随着“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的启动,由金昌柱、郑龙亭等人在野外调查中发现的。人字洞的发现,为安徽地区的古人类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同年,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博物馆等单位共同组建了一支发掘队伍,其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参加了部分野外考察,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主持了测年研究工作。
 
10年来,研究人员先后对遗址进行了7次共8个多月的系统发掘,发现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和骨器200多件,石制品多为小型,原料以铁矿石为主。石制品面貌无论是类型上还是技术上,都比中国已知的早更新世石制品显得粗糙、简单和原始。
 
10年来,在人字洞野外调查中共采集到哺乳动物标本5000多件,包括10目33科70属75种动物。其中小哺乳动物的新种高达15个,动物群中古老种类占25.3%。人字洞的动物群具有浓郁的北方色彩,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气候环境比现在更为寒冷,这一现象与全球性气候变迁的规律吻合。
 
人字洞遗址一经发现,迅速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1999年开始,便陆续有来自国外的学者到现场参观、考察,包括《科学》杂志在内的国外科学媒体先后报道了这一发现,10年来已有8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外核心学术期刊上。
 
而遗憾的是,经过发掘人员10年的努力,依然没有发现任何人类的化石。因此,尽管作为迄今已知欧亚大陆最古老的文化遗存,人字洞遗址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对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为期两天,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安徽省文物局、繁昌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中科院古脊椎所副所长高星等出席了开幕式。安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等在开幕式上致辞。长期关注人字洞遗址发掘研究工作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为大会发来贺信。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