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中国人的文明礼仪水准,在“杨帆门”事件中暴露的一览无余。逃课者、教授、录像者以及那位中途离席的女大学生,都显得目中无人,都缺乏教养,都随心所欲。这样的事,在欧美大学简直不能想象,虽然那里有个性的老师和学生更多。
不用讨论高教规则、法制精神,也不必把自由、师道尊严这样的大命题牵扯进来,“杨帆门”事件其实反映的是做人的基本礼仪和对人的尊重,是日常生活中的体面。对别人没有稍稍尊重,一个小小的逃课演化成全国讨论的事件;按照自己的意念随心所欲惯了,老师可以体罚学生,学生也可以给老师戴上“精神虐待”的大帽子,最后以彼此的侮辱和公众面前的丢尽脸面而告终。最可怕的是,对这些事件的所有解读,几乎都没有提及礼仪这个“小视角”。
在国内某大学任教的海归教授告诉笔者她被起诉的故事:她允许学生可以不上课,只要掌握知识就行,但作业一定要交,并且在开课前讲明作业是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当学期中时,她发现有些同学没交作业,就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公布在系里的布告栏上,希望这些学生补交。她意想不到的是,有位不交作业的学生不仅不知自己失礼,还起诉老师“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损害了个人名誉”,厚颜到如此程度是她想象不到的。
在奥运会前发生“杨帆门”事件是好事,会让我们大家都来检讨自身的行为,以体面和礼貌的精神状态对待同胞、迎接客人。“杨帆门”也给人们警示:因为不注重礼仪,一件小事可能会引起一次媒体波澜,甚至一场社会冲突。
□白烁(广东 学者)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