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23 3:0:59
科学时报:从专业化角度抗击烟草依赖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率先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控烟倡议书》上签名。陶媛媛/摄
 
9月19日,中国呼吸领域控烟行动媒体座谈会在西安举行。座谈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陕西省医学会联合举办,旨在用专业的力量引导公众认识烟草危害。
 
会上,2000多名呼吸科医生在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控烟倡议书》上签字,标志着我国医务工作者开始从专业化角度抗击烟草依赖疾病,全面推进我国控烟进程。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
 
“吸烟的危害有两个特点:一是吸烟是一种慢性危害,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表现出来;二是吸烟有依赖性和成瘾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教授告诉记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并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烟草依赖又称尼古丁依赖,其特点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寻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此体验尼古丁带来的欣快感和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教授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这意味着医务工作者在控制烟草依赖上承担着重要责任。
 
研究表明,尼古丁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是对交感神经的影响,可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可使吸烟者自觉喜悦、敏捷、脑力增强、减轻焦虑和抑制食欲。大剂量尼古丁可对植物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肌麻痹、意识障碍等。长期吸入可导致机体活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多种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变。
 
WHO专家委员会认为,尼古丁依赖具有药物成瘾的全部特征。吸烟者的躯体依赖表现为戒烟后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欲增加等;而吸烟者的心理依赖即“心瘾”,则表现为对烟草的强烈渴求,戒烟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
 
王辰说,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因此,烟草依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心理支持和医务工作者建议的重要性。
 
各年龄段戒烟均有益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有3.5亿烟民,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为100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33%。如果目前吸烟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与此相关的死亡人数2025年将增至200万,2050年将升至300万,从现在到2050年将有1亿中国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疾病,其中一半将在35~60岁死亡。
 
2002年全国第三次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吸烟率为66%,女性吸烟率为3.08%,与1996年结果比较,虽然人群吸烟率下降1.8%,但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15~24岁人群吸烟率上升,15岁以上吸烟者达到3.5亿人,较1996年增加3000万人。
 
王辰说,吸烟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医务工作者如何用科学手段帮助吸烟者戒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吸烟相关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越大。但由于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吸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相关疾病才能出现,所以在疾病出现之前,吸烟者往往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
 
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与会专家指出,各个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30岁以前戒烟能使患肺癌风险减少90%。戒烟5年后,由于吸烟所致的口腔和食管肿瘤风险的增加将减少一半。戒烟后心脏病风险的降低更为迅速,1年内吸烟所致的死亡就将减半,15年内绝对风险与从未吸烟者类似。吸烟使肺功能随年龄降低的速度加快,戒烟能轻度升高肺功能,逆转肺功能降低的速度。无论何时戒烟,戒烟者的寿命都将长于持续吸烟者。
 
医生行为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70%~90%的吸烟者每年都会与医生接触,而约70%的戒烟成功者因医生的劝告实现,医生的行为在控烟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协助人们戒烟的最佳人选。对社会各个人群,医生也是具潜力的协助抵制烟草者,医务人员的权威地位是推动戒烟工作的有力保证,控烟已成为所有医生必须履行的神圣使命。
 
但我国医生在日常控烟中的表现尚不尽如人意,缺乏责任感,未担当起表率作用,未积极履行医生控烟、帮助戒烟的职能,缺乏戒烟知识和技能。
 
“中国医生吸烟率确实高,男医生的吸烟率到45%~56%,而在发达国家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医学界应迅速改变这种状况。”王辰说。
 
9月19日,在第九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会场,一支长达一米的卷烟模型被大会主席钟南山、刘又宁折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随后发布《推动文明,预防疾病,率先垂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控烟倡议书》。
 
倡议书倡议全国医务工作者以身作则坚决拒绝烟草,吸烟者坚决戒烟做不吸烟者的表率,积极推进无烟科室、无烟医院建设,为全世界创建无烟环境作出榜样;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为各级政府及有关方面制定控烟政策和开展控烟活动提供资讯及建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病中心主任刘又宁教授表示,中华呼吸病学分会将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推动我国的控烟工作。他希望通过无烟科室的建设来推动全国无烟医院的建设,由此来影响并帮助全国的患者摆脱烟草依赖疾病带来的痛苦;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每一名呼吸科医生具备专业的控烟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强化呼吸科医生的控烟责任感,为戒烟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科学时报》 (2008-9-23 生命科学)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