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大学面临的几大挑战中,“职业化”的挑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的职业化要求不仅使大学压力倍增,而且已在冲击着大学的基本理念。
从一般意义上看,大学存在于社会之中,为社会服务应是她的天职,但怎样体现这一“服务”却并不那么简单。当下中国的各类企业都是以短平快来要求大学教育的。它们希望大学毕业生可以立即为其所用,以便节省前期培训的费用,降低成本。但就在企业节省人力成本之时,也将它们所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转嫁给了大学。
大学是否有义务承担前期职业培训的责任,进而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国家取消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也同时取消了大学全权负责和保障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的义务。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学不得不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而煞费苦心。
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管理部门。每年7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都会要求大学统计和上报就业情况,并且将就业率的高低作为大学考核和专业存废的重要依据。重视就业率固然是政府承担社会责任的反映,但这一政策也影响着大学的定位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执行政策,或者说迎合市场需求,许多大学都在鼓励在校学生考各式各样的证书。于是,一方面应试教育延续到了大学校园之中;另一方面,由于要提高就业率,大学正不自觉地转换其办学理念,开始唯社会、市场和企业的马首是瞻。
近些年大学的行政性扩招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最主要的原因。行政性的扩招政策固然提高了中国整体的学历水平,但这种方式只起到了推迟或者延缓就业压力的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代价是教育水平的普遍下降,而大学还要付出另一个代价,这就是承担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不再是精英,而是社会、市场和企业需要的人力产品。因此,社会、市场和企业的接纳程度便成为决定大学教育的命运或成败的新指标。
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2007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重点高校的就业率反而不如民办的学院。此信息甫一公布立即引起重点高校的不满。但尽管不满意,重点高校也不得不承认面临着非常大的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在江苏省教育厅的就业情况统计中,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为94.84%,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6.90%,高职(专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7.19%。这说明当下处于经济起飞时期的中国社会、市场和企业需要的还是能够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人才。
其实,无论什么时期,市场都是现实的,企业也永远以实用为特征,但这绝不意味着大学也要成为现实、实用者的附庸。大学存在的价值在于,她不仅是文化积累和传播的重镇,知识生产的场所,还肩负着培养具备相当气质的、人格相对完善的有知识的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从前一个意义上说,它代表着人类智慧和文化的水平,从后一个意义看,她引领着时代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大学还起着引领时代和社会的作用,从而体现出大学的主体性和存在价值的话,现如今受职业化冲击的大学,却可能在迎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同时,逐渐放弃曾经的主体性和存在的价值。
大学当然是分层的,从研究型到教学型是通常的分法,但无论哪一类大学都有别于以速成为目标的职业培训中心,研究型大学更是如此。因为研究型大学不仅是面对当下,她也必须面向未来,不仅要开拓和探索自然未知领域和人类的奥秘,而且要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存在本身,这些恰恰都是不现实、不实用的。换言之,研究型大学不能仅仅照顾眼前的利益,她也要有所超越,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创造条件让其能够超越“不就业,毋宁亡”的所谓市场法则。
面对职业化的冲击,重点大学由于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又由于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尚有回旋的余地,但众多一般性的大学却远没有那样幸运。它们的一只脚已经踩在了市场之中,要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保持过去的矜持和纯粹并不容易。看来,中国大学的自然分层,自然选择,甚至自然淘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