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21 4:12:20
简并量子气体前沿国际学术会议举行 杨振宁等出席
 
[科学时报 王丹红报道]10月20日,为期5天的简并量子气体前沿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区举行,包括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杨振宁、沃尔夫冈·克特勒、威廉·菲利普斯和埃里克·阿林·康奈尔在内,40多位简并量子气体领域的专家应邀在大会报告最新研究成果,讨论强相互作用的不平常性质。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物理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简并量子气体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和热门课题,其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物理性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描写玻色子的量子态统计分布的理论。20世纪20年代,印度物理学家玻色推导出关于光子的重要理论。他将这个结果送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将这个理论推广,预测到如果将一些特殊的原子气体冷却到极低温状态,那么所有的原子将会突然聚集到最低能量态,即一种全新的相态“完全量子简并”态,这就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20世纪80年代中期,物理学家朱棣文、克洛德·科昂-塔努吉和威廉·菲利普斯,利用激光技术发展了超冷原子的技术,开拓了超低温物理研究的崭新领域,他们因此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运用这项技术,1995年,物理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威曼和沃尔夫冈·克特勒,相继在实验室成功制备出世界上第一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证实了玻色和爱因斯坦的理论,3个人分享了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多年来,随着原子冷却和捕陷技术日臻成熟,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物理学家纷纷开展了各种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并扩展到制备和研究费米简并量子气体,使超冷原子简并量子气体的研究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比如,2003年11月,物理学家鲁道尔夫·格里姆、德波拉·金和凯特勒制造了第一个分子构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在本次会议上,沃尔夫冈·克特勒作了题为《费米子强相互作用研究》的报告。他说:“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50年多年前,杨振宁、李政道和黄克孙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有关参数进行了修正,最近,他们预言的理论结果已经被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所证实。”此外,杨振宁和杨振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维玻色气体热力学理论,最近也被原子芯片中的玻色气体实验证实。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和物理系联合举办。清华高等研究中心师生从1997年开始从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些会议让领域中最活跃、最有成就的国内外研究人员聚集中国,希望借此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科学时报》 (2008-10-21 A1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