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出来:是HPV(人乳头状瘤病毒)以及HIV(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者。尽管艾滋病已经广为人知,但事实上研究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们还从未得过诺贝尔奖。或许是因为一直在谁是第一个提取发现了HIV病毒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广泛争议,才导致这一领域的研究问鼎诺奖被搁置。
这中间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研究发现HIV病毒的领域内,有俩位科学家走在了前沿。一个就是此次得了诺奖在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吕克·蒙塔尼,另外一个则是和吕克·蒙塔尼争吵了几十年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罗伯特·伽罗。上世纪80年代,正是对于病毒导致的疾病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寻找貌似无解神秘的AIDS的致病原因就成了研究的热点。吕克·蒙塔尼1982年在巴黎一位临床医生的建议下,开展对AIDS的研究。这位临床医生其实为吕克·蒙塔尼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差不多指明了他大的研究方向。这位临床医生不仅具有宝贵的病人样本,他还直觉认为导致AIDS的原因就是一种叫retrovirus(反转录病毒)的东西,这非常具有前瞻性,因为针对病毒的不同类型,就可以采取分别的研究路线,大大节省研究的时间。而此时,Ms Barre就在吕克·蒙塔尼的实验室里工作。1983年,他们的小组首先发现了可引起AIDS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LAV(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发表在《科学》上。这也就是今年诺贝尔奖授予他们的主要原因。
而这次诺奖最大失意的罗伯特·伽罗则在晚一年在《科学》上发表了4篇文章,来论证AIDS发病的原因是HTLVIII(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II)。这个工作按理说也是相当重要的。LAV和HTLVIII都属于HIV家族。LAV的病毒是从巴黎医院的病人身上分离的样本;HTLVIII是从美国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建立的癌细胞库中提取。对于AIDS这种复杂的疾病来说,发现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都可以致病,可以增加人们对其致病机制的详细了解,并可能针对不同的致病原因开发疫苗或者药物,应该也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工作。但是,几十年来引起剧烈争论的因素就是,他发现的Virus与巴黎实验室发现的LAV存在极其巨大的相似性,很有可能其实就是同一个病毒!1993年,一个华人科学家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称,他在罗伯特·伽罗分离HTLVIII病毒的培养基中,检测到了6种HIV病毒,但没有一个是和罗伯特·伽罗的HTLIII相同的,但在一个被污染了的M2T—/B细胞中检测到了HTLVIII的突变形式,并且这株M2T—/B细胞正是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细胞从巴黎得来的!这就说明很有可能罗伯特·伽罗使用的M2T—/B细胞中污染了吕克·蒙塔尼的艾滋病毒,罗伯特·伽罗的发现其实就是吕克·蒙塔尼已经报道的东西,由于他是M2T—/B细胞的污染,所以大部分与LAV序列相同,而又含有M2T—/B细胞自身的东西,所以并不是完全一致!就像我们现在也常发生的事一样,辛辛苦苦在细胞上做了很久就是重复不出来别人的工作,后来发现只是因为自己的细胞被别的细胞污染,或者别人的细胞被侵蚀性更强的细胞污染,发表了错误的实验结果!
或许就跟常说的那句话一样吧:“科研领域内什么最重要?首创!”。第二次发现别人的东西,哪怕是单独证明的,也只能是更进一步证实而已,重要性就大打折扣。
所以,后面学界一般都认为是吕克·蒙塔尼第一个发现了HIV病毒。罗伯特·伽罗纵然不服,那也没办法啊。那么还有什么好争议的呢?可是这时二位却开始打起嘴仗了。罗伯特·伽罗坚持认为吕克·蒙塔尼培养那株艾滋病细胞的方法完全是采用了他发明的技术再加之,罗伯特·伽罗也的确是世界上第一次建立了在细胞系上培养AIDS病毒的方法,并且发明了AIDS的血液检测,也就是现在普适的直接血化验即可以知道AIDS阳性阴性的方法,极大的推进了艾滋病的科学治疗,也是里程碑式的工作。为这事,美国和法国政府也互相较劲。
不过,罗伯特·伽罗在AIDS领域内做了大量的有实际意义的工作,看上去比吕克·蒙塔尼更值得大书一笔。他在1995年发现了能抑制HIV病毒并延缓AIDS发病的白介素,这个发现也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治疗艾滋病的认识,围绕着白介素也发展了许多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以及疫苗。并且,罗伯特·伽罗研究所治疗了4000名在巴尔的摩的艾滋病病人,以及大约100,000非洲和加勒比海的艾滋病患者,可谓是对抗艾滋病的领军人物。
但我们也都知道,诺贝尔奖一般更看重基础领域内重大突破的理论或者发现。罗伯特·伽罗没得到诺奖也情有可原,但这次诺奖颁奖礼后面的致辞中,主持人没提到一句关于罗伯特·伽罗的话,这个就确实有些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