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接受采访
如何通过一个合理的措施和制度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最直接的手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在“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应对温室气体》的演讲后,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认为美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国家,是否有义务马上签订《京都议定书》?
谢林:我不认为《京都议定书》是一个有效的协议,它的许多方面存在不足。比如说排放指标的问题,《京都议定书》为签订协议的国家制定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指标,但是对于如何达到这样的指标,一些国家根本没有好的办法。而且应对气候变化,指标并不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因为我们不可能确定温室气体最终浓度应该是多少,最终也不可能确定各国排放的指标。
记者:全球变暖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制造业、农业、金融业等,您认为这些公司是否也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谢林:我不认为这些公司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由于成本和回报的问题,企业为环境所做的贡献很有限。企业为环境所做花费,最终还是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如果所有企业都这么做的话,他们最终会失去顾客。所以我不赞同要求企业不顾增加成本,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记者:有人说只有注重保护环境的企业,才能在未来有好的发展,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谢林:我认为不应该把保护环境的重担全放在企业身上。只有通过革新可以增加效益的企业,或者是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才有能力承担为环保所需要的花费。因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政府都应该担负起开发绿色环保技术的重任。
记者:您认为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解决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谢林:中国依然可以利用自己的煤炭、石油或者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我知道中国有许多发电站依然使用煤炭,这对环境当然很不好,除非可以捕捉到排放到外界的二氧化碳。我认为,未来中国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在使用自身丰富煤炭资源的同时,能够不把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而把它们深埋到地下,这是比较安全的做法。但是中国可能无力独自承担这项技术的研发费用,西方等发达国家应该帮助在这方面给予中国一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