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祝良 更多>>   

孜孜以求的进“菌”者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杨祝良

有种调侃说,每个云南人都是游戏《超级玛丽》中马里奥,视蘑菇如命,即使中毒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为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祝良,提出了“头上戴帽、腰间系裙和脚上穿鞋的野生菌不要吃”的通俗口诀,并于2016年编写《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宣传画,与同行联合出版《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经连续数年的科普宣传,云南因误食毒蘑菇中毒及死亡人数均逐年下降。

因长期致力于高等真菌多样性及资源利用研究,杨祝良被称为“蘑菇先生”。他在创建世界牛肝菌科和鹅膏科新的分类系统、中国高等真菌分布格局成因理论的同时,也在成果落地、推广上花了很多功夫,推动着我国真菌研究和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度,杨祝良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快退休时,我“北漂”中科院“创业”
 进“菌”者杨祝良
郭慕孙 更多>>   

纪念郭慕孙院士诞辰一百周年
科学道路上的“领跑者”

“如果科研是一条长长的跑道,他的一生都奋力奔跑在这个跑道上,即使历经风雨,也从未停歇。”12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举办的纪念郭慕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暨学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过程工程所所长张锁江这样追忆郭慕孙院士的科学人生。

作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开拓了流态化学科,为我国流态化、颗粒学和过程工程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郭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为学为师为科研,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和知识财富,值得我们后辈永远铭记和学习。”张锁江强调。

 纪念郭慕孙诞辰百年:科学道路上的“领跑者”
宣利江 更多>>   

宣利江和他的“13”科研进化路

很多人都有自己重视的幸运数字,而对于荣获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宣利江来说,从出生之日起,他就注定和“13”结缘。

1967年9月13日出生的宣利江,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促使宣利江把丹参作为研究对象,13年后,他带领团队研制的丹参多酚酸盐获得了新药证书。

接下来的13年,宣利江带领团队协助企业,使丹参多酚酸盐惠及2000多万心脑血管病患。

看着不断攀升的惠及患者数、考虑到临床应用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宣利江表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下一个13年要做的事也更明确了”。

 “全国先进工作者”宣利江和他的“13年”
赵德刚 更多>>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赵德刚:
只做国家有需要的研究

“赵德刚在哪儿?”

“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这是课题组成员对赵德刚的印象。20余年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研究员赵德刚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周围同事同学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

赵德刚所从事的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事业是信息时代的基石。在这个朝阳产业里,他没有向着“高产”的新型材料奔去,而是选择坚守展现出应用价值但研究步入深水区的传统材料——氮化镓,并钻坚研微,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支氮化镓基紫外激光器、大功率蓝光激光器。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土著科研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是我的夙愿。作为一名科研人,国家的需要在哪里,我的研究方向就在哪里。”赵德刚说。

严景华 更多>>   

严景华:“疫”犹未尽 不下火线

今年大年初一早上8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在团队群里给大家发了新年问候。等不及大家回复,她又紧跟着发了一条信息:“请大家尽快回北京,我们是做传染病的,危急时刻,我们不能退。”

在她的号召下,团队所有成员两天内陆续返京,整建制地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经过100多个日夜的埋头苦干,严景华与微生物所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终于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他们研制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试验近日获批。

最近,严景华家庭获得全国妇联评选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严景华说,科研工作能取得进展,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未消除,科学攻关之路依然漫漫。在家人的支持下,严景华将带领团队继续在实验室这条特殊的火线上与病毒搏斗。

 严景华:“疫”犹未尽,不下火线
王祥喜 更多>>   

为了新冠疫苗研发的加速度
——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王祥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团队参与的新冠病毒疫苗联合攻关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王祥喜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之一,承担了疫苗纯化方案优化、结构特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等科学任务,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前期基础和技术支撑。

在这场人类与新冠病毒赛跑的持久战中,中国的数款新冠疫苗跑出了世界瞩目的加速度。而这个加速度的秘密,可以从王祥喜的作息表里一窥全豹。

 新冠疫苗研发加速度的秘密
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更多>>   

潜万米深海 寻技术突破
——记2019中科院年度团队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海南省三亚市的鹿回头风光宜人。这里有椰子树、凤凰花,阳光在海面上一照,能看到三四种不同的蓝。对普通人而言,鹿回头是景点,但对中科院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来说,这是他们走向战场的地方。

在这里,十余位团队成员研发出数台形态、功能各异的着陆器。5年来,这些着陆器累计完成184次下潜作业,其中26次超过万米,更带回许多深海样本和宝贵数据,为中国的深渊科考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潜入深海就意味着潜入未知,着陆器下潜深度每增加一点,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万米深海的大门被叩开,中国的深渊科考有如装上加速器。

在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下称深海所)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陈俊看来,突破万米意味着从0到1的原始突破,但团队的终极目标是在技术上不断超越。

“将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更多。”陈俊表示,未来,着陆器的功能会变得更复杂,多个着陆器同时在水下作业也将变为现实。

 平均年龄33岁!这帮人破了万米深渊科考门槛
杨国伟 更多>>   

高铁“破壁人” 开启新征程
——记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杨国伟

只要说到“高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研究员杨国伟总是劲头十足。

“车辆行驶以滚动摩擦阻力为主,开快了才有气动阻力,高铁跑到380公里/小时,空气就变得像铜墙铁壁一样,占整个阻力90%以上。”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航空空气动力专业的杨国伟“跨界”进入高铁研究。他的任务是进行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和评估技术研究,打破“铜墙铁壁”,让列车提速。

从2008年与高铁结缘,杨国伟便全身心投入轨道交通的研究中。

“凡是科研人员,都有报国之心,高铁成功了我很自豪。”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杨国伟如是说。

 高铁“破壁人”
孟宪红 更多>>   

“能文能武”的青藏高原女站长
——记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孟宪红

一人、一桌、一椅、一床,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办公室朴实简单、一目了然。

“若尔盖站基地的条件是几个观测场里最好的了,其他几个野外观测场都没有住宿条件。”若尔盖站站长孟宪红说,从兰州出发,需驱车6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若尔盖站,这是所属观测站中距离兰州最近的一个。

孟宪红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博导,也是西北研究院所属22个野外台站里唯一一个青藏高原上的女站长。

2009年,孟宪红结合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首次提出了极端干旱发生过程中地表过程对干旱的响应和反馈机制。两年后,这位“80后”东北姑娘,毅然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来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开始了她在青藏高原的研究工作。

为什么选择在高寒旱地区做科研?孟宪红的回答很简单:“我想做点事情,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能文能武”的青藏高原女站长
FAST团队 更多>>   

“天眼”精神让奇迹延续
——记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FAST团队

102颗新脉冲星!这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下称FAST)试运行期间交出的成绩单。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对中国的天文学家来说,初露锋芒的“天眼”值得期待。

正如FAST其名,“快一点、再快一点”,让中国人尽早用上探索宇宙的利器,是“天眼”之父南仁东生前最大的愿望,也是整个FAST团队的使命。数年间,一批有个性、有想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聚到一起,一次又一次攻克难关。

从选址到竣工,南仁东把人生最后22年给了FAST,创造出一个奇迹。为了国家需求,为了不辜负期望,南仁东的后继者必须让奇迹延续。

直到今天,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主任兼总工程师姜鹏仍不忘鞭策自己:“如果南老师还在,他会怎么评价我们的工作?”

把不可能变可能,这样的精神一直留存于贵州的大窝凼。

 不可能变可能 “天眼”精神让奇迹延续
十二字内核 更多>>   

科学家精神应源于“自发”而非“要求”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指标2020》数据显示,中国2016~2018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在全球排名第一,Top10%论文数和Top1%论文数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

“这说明,中国科学发展从总体上看已取得长足进步,无可置疑。”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袁江洋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其特殊意义。

近日,在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报社共同主办的科学家精神沙龙上,多位与会专家围绕科学家精神进行了探讨。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仰视阶段,到了可以平视的时候,甚至在有些方面更为领先。中国要真正成为科技强国,弘扬科学家精神必不可少。

 从仰视到平视,科学家精神亦须抬头
刘文清 更多>>   

“做国家最需要的事,永远是我的出发点”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刘文清

2月的武汉,阴冷潮湿、疫情肆虐。一支“全副武装”的小分队就在此时到达。不过他们武装的不是自己,而是设备—— 一辆配备了7套大气环境立体探测设备的实验车。

在武汉工作期间,这支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队每日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社区等开展走航观测实验,获取第一手大气环境数据,为病毒传播风险评估、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科技支撑。

这支小分队的带头人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徽光机所)首席科学家刘文清。

多年来,刘文清带领团队立足自主研发,开发了一系列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在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环境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中发挥了带动作用。今年,他又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前沿和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政策独立。”刘文清告诉《中国科学报》,只有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将来才有可能做到技术引领,做出真正的创新。而这正是刘文清团队的目标。

 做国家最需要的事 永远是我的出发点
裴荣富 更多>>   

96岁院士捐款500万元,激励青年“扎根野外”

11月2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矿床会议开幕式上,一项捐款活动让会场掌声雷动。为激励后辈推进成矿理论与找矿勘查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找矿突破,9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捐出毕生积蓄500万元,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勘探奖”专项基金。

作为一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裴荣富踏入地质行业已七十余载,足迹遍及海内外青山大川,无数次的野外工作锻造了这名地质学的“尖兵”。他为国家探明铁、磷、锰、铬铁矿等丰富矿藏,提出了一系列成矿模型与新概念,为地质勘查、合理探矿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

“这点钱不多,但是我的一点心愿。”裴荣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地质工作不是一代人的事,希望我们的年轻人不忘初心,做不怕苦累的地质‘尖兵’,为国家找到更丰富的矿藏。”

洪朝生 更多>>   

纪念洪朝生院士百年诞辰,专家学者表示
他身上体现了第一代海归科学家精神

10月10日,纪念洪朝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百余名参会者深切追忆了与洪朝生相处的点滴故事,缅怀了其科学思想、家国情怀和道德风范。

洪朝生1920年10月10日生于北京,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8年辞世。他是我国低温物理和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在低温物理、低温技术、低温工程、超导物理、半导体物理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曾获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门德尔松奖、美国低温工程和低温材料大会塞缪尔·科林斯奖等奖项。

中科院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赵忠贤在回忆恩师时说:“洪先生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身体力行,鞠躬尽瘁,无论在何时从不抱怨,坚持兢兢业业地工作。他提出的半导体禁带中杂质导电的新概念,被国际上誉为‘洪朝生效应’,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之一,为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敬业精神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纪念洪朝生院士百年诞辰座谈会在京举行
华罗庚 更多>>   

院士专家再忆华罗庚、礼赞科学家精神
我们应培养怎样的数学大师?

本报讯(见习记者韩扬眉) 今年,是华罗庚逝世35周年、诞辰110周年。近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数学会、中国运筹学会联合举办线上“华罗庚先生纪念活动”,共同缅怀一代数学大师的人生情怀与科学精神。

35年前的6月12日下午4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作题为《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时,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于当晚10时09分逝世,享年7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说,华罗庚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是我国解析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等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他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成果,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同时,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数学家,比如陈景润、陆启铿等。

 我们应培养怎样的数学大师?
张敬杰 更多>>   

小微球托起海洋梦
——记2019中科院年度创新人物张敬杰

8000米、9000米、10000米!

这是“万泉”号深渊着陆器首次下潜到达的深度。随着它的下潜,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理化所)研究员张敬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万泉”号是我国首个采用全国产浮力材料的万米深渊着陆器,张敬杰团队正是这一材料的提供者。

身在北京的她,因为通信滞后,比在现场更为紧张:浮力材料能否承受住万米海底压力?能否顺利上浮?就算实验验证已接近完美,但谁也无法保证海试万无一失。一旦失败,装备可能失联,许多人数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直到科考队发来消息说浮力材料相当给力,张敬杰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2017年3月23日,骄阳下的三亚港码头,人声鼎沸,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顺利回港。在此次综合科考中,“万泉”号20次挺进10800米深的海底,作业时间超过90小时。这宣告着,国产万米级浮力材料过关了!

看到“万泉”号在万米深海驰骋,难以抑制的自豪感涌上张敬杰的心头。为了这一天,她奋战了10多年。

 她用小微球托起“深海勇士”
陈和生 更多>>   

大国重器背后的筑梦者
——记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陈和生

从1978年至今,陈和生与中国科学院的交集长达40多年。

前20年,他做了两件事:公派出国,在国际高能物理最前沿的舞台上锻炼成长;整装回国,在中国人自己的高能所里发展自己的高能物理。

后20多年,他主持了两个大国重器的建设: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重大改造工程、多学科交叉前沿的大型研究平台——中国散裂中子源。

今年年初,中科院将“2019年度先锋人物奖”授予陈和生,并赞誉他为“大国重器背后的筑梦者”。

 陈和生:大国重器背后的筑梦者
黄仕强 更多>>   

探索“不老之路”的人
——记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黄仕强

黄仕强身上的故事很多。

他在新加坡长大,先后从普林斯顿、哈佛医学院毕业,从小却受中华文化熏陶;他对实验细节的把控极为严格,但实验技能绝不是他最看重的科研品质;他的课题组专注于如何对抗衰老,这充满奥秘,也跟每个人息息相关。

衰老意味着代谢紊乱、免疫力降低、基因突变增多,这些都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再生与代谢研究组,研究员黄仕强与一群年轻人致力于探索抵抗糖尿病、肥胖、肌肉衰减等退行性疾病的方法——这些疾病可能都是衰老带来的后果。

抗衰老不一定是单纯延长寿命。“我们更关注的是延长高质量的生活时间。”黄仕强告诉《中国科学报》。

 探索“不老之路”的人
李世英 更多>>   

最是红柳留人心 不辞长做戍边人
——记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李世英

1月的新疆石河子空气澄澈干冽,时不时飘起的雪花加快了人们的脚步。忙完一天工作,来自辽宁大连的援疆人员聚到一起,开始与下一批援疆人员交接工作。

“新疆怎么样啊?”新来的援疆人员问道。

有人马上回答:“李世英最有发言权,他都来新疆9年了。”

坐在一旁的李世英摆摆手默不作声。李世英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高级工程师。2011年,46岁的李世英作为大连市第一批援疆干部,来到石河子市,在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集团)挂职担任总工程师。

这一待就是9年,技术人员援疆的期限是一年半,这期间李世英5次申请延期,人称援疆“钉子户”。2019年年末,跟往常一样,他提交了第6份《本人继续援疆申请书》。

 最是红柳留人心 不妨长做戍边人
新闻图集
纪念郭慕孙诞辰百年:科学道路上的“领跑者”
进“菌”者杨祝良
做国家最需要的事 永远是我的出发点
“全国先进工作者”宣利江和他的“13年”
严景华:“疫”犹未尽,不下火线
新冠疫苗研发加速度的秘密
她用小微球托起“深海勇士”
平均年龄33岁!这帮人破了万米深渊科考门槛
陈和生:大国重器背后的筑梦者
高铁“破壁人”
探索“不老之路”的人
“能文能武”的青藏高原女站长
最是红柳留人心 不妨长做戍边人
不可能变可能 “天眼”精神让奇迹延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