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美玉等 来源:《精神病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4/3/7 10:47:18
选择字号:
新发现为抑郁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李华芳合作,对包括抑郁症(MD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在内的队列的粪便和血液样本进行了多组学分析,该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MDD的发病机制,为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研究提供重要依据。相关研究发表于《精神病学研究》。

研究团队基于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测序发现,MDD患者菌群功能发生显著改变,包括甘草酸循环和脂肪酸降解途径的上调以及多种不同代谢途径的广泛下调。血浆代谢组学表明,MDD中氨基酸和胆汁酸减少、鞘脂和胆固醇酯的增加,涉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的代谢物减少,而鞘脂代谢途径则增加。质谱流式分析发现,MDD中促炎免疫亚群明显增加,抗炎免疫亚群则减少。此外,研究还揭示了与MDD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外周因子,且建立了区分MDD和HC的外周生物标志物组合。进一步地,研究团队开展了基于外周免疫细胞分型的分类研究,发现具有明显炎症特征的免疫亚型2与MDD复发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免疫亚型2有潜力作为预测MDD患者复发风险的标志物。(来源:中国科学报 江庆龄)

MDD中的脑-肠轴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外周特征 图片来源于《精神病学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24.115804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