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明等 来源:《细胞通讯》 发布时间:2023/11/15 10:25:23
选择字号: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转变新机制获揭示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廖明研究团队系统揭示了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转变的分子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Cell杂志子刊Cell Reports

“尽管H9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是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持续发生抗原变异,导致疫苗的防控效果受到了挑战,免疫机制的解析亟待进行。”论文第一作者张家豪表示。

据介绍,血凝素蛋白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表面糖蛋白,是与抗体结合的主要靶向抗原。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持续发生突变,因此,解析血凝素蛋白免疫原性改变的关键位点至关重要。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亓文宝表示,团队前期研究在Lancet Microbe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当前国内流行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形成的3个新抗原群及多个独立的进化分支,并对筛选出的疫苗候选株在SPF鸡上进行了系统评价,表明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出现了转变。

该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3个抗原群的血凝素差异位点,筛选出18个潜在抗原变异位点。进一步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抗原变异位点突变毒株,通过与病毒阳性血清进行HI和MN实验,发现149、164、166、168和220位点是主要免疫逃逸位点。其中R164Q、N166D、I220T联合突变可以显著减低病毒结合鸡和小鼠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能力。

然后,研究人员评估了不同血凝素突变病毒感染人类的风险,发现R164Q和I220T突变显著增强病毒在哺乳动物和禽源细胞的复制能力,T150A和R164Q突变增强病毒的热稳定性,T150A和I220T突变增强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

论文通讯作者廖明表示,该研究揭示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影响抗原性转变的分子机制,为疫苗候选毒株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对该病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陈芃辰)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3.113409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