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JMSE 发布时间:2021/4/9 19:07:54
选择字号:
对话海岸与海洋水力学专委会主席——浙江大学“求是创新访学记”第一期 | MDPI 人物专访

期刊链接:https://www.mdpi.com/journal/jmse

微信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biz=MzI1MzEzNjgxMQ==&mid=2649968028&idx=

1&sn=c128bee938e92cf79939ce07dbcd456e&chksm=f1def758c6a97e4e8ad4

0efd3092f94bf94f2493611b03d538edb419c496cbe9404fb3bc209c&token=799446241&lang=zh_CN#rd

踏着金秋桂花的余香,JMSE编辑部来到美丽的浙江大学校园,开启求是创新的访学之旅。

正如浙江大学校训所言的"求是创新",贺治国教授作为海洋领域的重量级学者,浙江大学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以及JMSE期刊学术编辑团队成员,不断地在科研的路上开拓进取,相信许多读者和小编一样,对教授们的科研进展充满了好奇。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大学,和贺治国教授面对面畅谈吧!

学者简介

贺治国教授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助理、海洋工程学系主任、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所长

贺治国教授,2007年7月获得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12月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回浙江大学工作,现任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助理、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工程学系主任、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同时担任国际海岸与海洋工程专委会(IAHR-CMH)主席,海洋感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ASCE计算水动力技术委员委员(CHD-ASCE)等学术兼职。长期从事河口与海岸动力学的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层化水体中密度流动力学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揭示了密度流运动与湍流混合的动力学机制,解释了深水航道工程中高浓度泥沙回淤、浊流远距离输移、深海热液物质输运与沉积规律等学术难题,推动了密度流在海洋水动力学领域的发展,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河口和海洋工程。曾担任大洋科考第43航次西北印度洋深海热液及硫化物探测水文组专家,已培养3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作在专业领域国际顶刊成为精选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研究兴趣:泥沙运动与岸滩演变、异重流与浮力湍羽流、河口混合与分层机制、台风风暴潮与海岸带侵蚀、水下机器人动力学等

访谈内容

Q. 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课题组的情况吗?

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海洋工程环境和防灾减灾两大主题,并沿着两个方向组建团队:第一是海洋动力环境,包括河口和海岸带的动力过程;第二就是海洋工程的防灾减灾。目前国内外重要的工程基础设施,例如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港口码头等,都是在河口径流、海洋波浪和潮汐等动力作用下来进行施工和运营的,所以我们课题组对海洋工程本身的建设环境,以及动力作用下的响应、监控、防灾减灾的措施都非常关心。课题组团队现有10位教师,研究生与博士生约60人。浙江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科研与创新能力很强,科研素质高,是我们科研工作的主力军。老师带领学生入门,明确研究方向、提供方法指导、点拨研究思路,尽可能激发学生们创新思维和科研的积极主动性,取得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图:贺治国教授课题组的海岸与海洋水动力学实验室

Q.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您在组织CoastLab2020国际会议过程中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我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即将在浙江大学主办的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Modelling in Coastal and Port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oastLab2020)" 会议。Coastlab每两年一届,今年是第八届,将于2020年12月10日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拉开帷幕。本届会议非常特殊,既是"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IAHR)" 85周年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纪念意义,又是首次在华举办,很大程度反映出了国际对中国海洋领域科研水平的认可,可谓相当鼓舞人心。IAHR是全球最大,也是最知名的国际水环境和水资源学会,在北京和西班牙设立了双总部,我所属的海岸与海洋工程专委会则是隶属于IAHR的16个专委会之一。今年我有幸被选为海岸与海洋水力学专委会主席,与其他两位主席:四川大学林鹏智教授,大连理工宁德志教授历时近一年的筹备,也同浙江海洋大学、河海大学、南科院、水科院等很多机构联合筹办,使这届CoastLab能得以首次在中国顺利举办。

我们对这届CoastLab会议很有信心,截至目前,会议接收的摘要已经超过200份,报告人数则超出150人,国内学者对此次会议响应尤为积极。本届CoastLab也与JMSE期刊合作了特刊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Modelling in Coastal and Port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oastLab2020)" 。IAHR主席Joseph H.W. Lee教授将做开幕式致辞,会议邀请了Philip L.-F. Liu 教授、JMSE的Section主编郑东生(Dong-Sheng Jeng)教授等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做特邀报告,会议令人期待。

了解CoastLab与JMSE合作特刊更多信息:https://www.mdpi.com/journal/jmse/special_issues/CoastLab2020

CoastLab2020会议网址:http://www.coastlab2020.com/

Q. 今年JMSE收获了第二个影响因子,相较去年有所提高,期刊成功进入二区。您对期刊的印象如何?同时,您对JMSE期刊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呢?

目前来说,针对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期刊偏少,JMSE则是其中做的不错的期刊,主题包含广,发表速度快。2019年JMSE期刊影响因子为1.732,2020年7月已经提高到2.033,排名也从三区晋升二区,可见发展相当迅速。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我认为JMSE未来将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尤其将对领域内一些传统期刊具有冲击性,不乏超越的可能。

我始终认为期刊应该把学术论文质量的把控放在首要位置。不论何种出版模式 (这里指传统出版和Open Access),都对学术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只有文章质量好、水平高,才能从根本上获得作者与广大读者的认可,才能收获良好的口碑。对于开放获取出版来说,优秀的时效性让这一出版模式具备了很好的竞争力,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JMSE期刊的核心优势之一,应该长期保持。

在互联网时代,高质和高效并行才是期刊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和许多编委们也会和JMSE期刊一同努力。

左至右:JMSE期刊助理编辑刘彩芬,JMSE期刊责任编辑王小华,期刊客编贺治国教授,焦鹏程老师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MSE, ISSN 2077-1312),最新影响因子是2.033,在"Oceanography"学科类别中位列Q2,期刊排名为31/66。JMSE是一个与海洋科学相关的国际型开放获取期刊。期刊范围涵盖海洋科学所有领域,包括海洋工程、沿海工程、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各方面的广泛应用。JMSE采取单盲同行评审,平均处理周期约为33天,文章从接收到发表仅需3.5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