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雁等 来源:《通讯—生物》 发布时间:2020/3/7 23:21:56
选择字号:
揭示兰花异彩纷呈背后的分子机制

卡特兰栽培种KOVA的花色特点和转录组、代谢组采样方案

近日,《通讯—生物》在线发表了兰科植物花色图案的形成过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成果。该研究丰富了人们对花色形成过程和机制的了解,为植物的花色研究和花色育种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王雁介绍,尽管色素在花瓣中的形成机制在许多植物中得到了报道,但是花色图案由不同种类的色素在萼片和花瓣不同区域的特异性积累所形成的机制还没有被系统地描述过。

该研究以卡特兰栽培种KOVA为研究对象,分析描绘出了花色苷合成通路(ABP)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CBP)在花中的时空变化。研究人员得到了几个参与调控ABP和CBP的潜在转录因子,并利用瞬时过表达技术在蝴蝶兰的白色花瓣中验证了这些转录因子。其中RcRCP1能够促使白色花瓣显淡黄色,而RcPAP1和RcPAP2能使花瓣显紫红色。作为花器官身份特征(包括形状和颜色等)的决定因子,MADS-box基因可能也参与了花色图案的形成。

研究人员认为,上述转录因子和基因可能在时空上影响ABP和CBP,从而共同调控了KOVA花发育过程中颜色在萼片、侧瓣、上唇和下唇的时空分化。(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晨 郑宝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0-0821-8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