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等 来源:《系统古生物学杂志》 发布时间:2020/12/21 12:42:36
选择字号:
中生代今鸟型类燕鸟科系统学研究获进展

 

短胸似燕鸟和马氏燕鸟头骨对比(王敏 供图)

短胸似燕鸟(Similiyanornis brevipectus)正型(王敏 供图)

李氏别鸟(Abitusavis lii)正型(王敏 供图)

近日,《系统古生物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刘庆国、李志恒、周忠和完成的关于中生代今鸟型类燕鸟科(Yanornithidae)的多样性和分支系统厘定工作,提出燕鸟科目前包括三个属和种,整个燕鸟科在体型多样性方面甚至超过了所有其他早白垩世今鸟型类之和。

燕鸟科属于一类体型较大的生活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25亿年)的今鸟型类,该类群记录了吃鱼这一食性在鸟类演化中最早的出现。因为其细长的上、下颌上密布大量牙齿,所以燕鸟科的辨识度较高。

迄今,大约有40件化石被不同学者归入到燕鸟科,建立了两个种,均归入燕鸟属(Yanornis)。与之相比,其他已发现的今鸟型类化石较少,往往仅有正型所代表的一件标本。

虽然燕鸟科的化石数量多,但是针对这些化石还缺乏详细的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已命名的属种的鉴定特征从今天来看更多的是整个今鸟型类的共有祖征。分类的不清楚极大的限制了对这样一个类群演化多样性的认识。

通过对所有已发现的燕鸟科标本进行形态对比,新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的属种:短胸似燕鸟(Similiyanornis brevipectus)和李氏别鸟(Abitusavis lii)。短胸似燕鸟在刘庆国的硕士毕业论文中首次记述,并作为一新种归入燕鸟属。然而短胸似燕鸟的形态与燕鸟属的代表种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差异巨大,如泪骨呈“T”型,齿骨第一枚牙齿异常粗大,下颌具有一对窗孔,前颌骨侧面具一大的窗孔,颈椎的前关节突长于后关节突,乌喙骨喙状突向内侧收缩等,所以新研究将其作为一新属。

李氏别鸟(其种名“李氏”献给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故李玉同先生,属名意指“离别”)的正型标本起初被视为马氏燕鸟的归入标本,但是其与马氏燕鸟巨大的形态和体型差异表明这一分类有误。李氏别鸟的主要鉴定特征包括下颌发育明显的后关节突,愈合荐椎包括8枚锥体,胸骨前外侧突不发育且外侧突末端未膨大。

同时,该研究还对之前归入到燕鸟属的所有标本的分类位置进行了修正,对马氏燕鸟的鉴定特征进行了厘定,认为之前命名的“国章燕鸟”(Yanornis guozhangi)属于马氏燕鸟的同物异名。

王敏等对系统厘定后的燕鸟科进行了形态多样性的研究,发现燕鸟科在前、后肢长度变化范围的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所有其他同时代今鸟型类之和。前、后肢长度的变异反映了燕鸟科内部发生了生态分异,有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燕鸟科相较于其他今鸟型类多样性更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十年择优项目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学学报 崔雪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80/14772019.2020.183605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