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国震等 来源:《纳米能源》 发布时间:2017/4/1 10:39:08
选择字号:
柔性自供电多功能电子皮肤研究获进展

 

随着仿生学、机器人学等学科的发展,可以模仿人体皮肤和器官感知身体环境、监测人类活动和个人生理健康的人造电子皮肤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为了模仿人体皮肤的综合性能,人造电子皮肤需要整合不同的感应模块,实现同时区分各种物理刺激,包括应变、扭曲、温度、光照、湿度和环境气体等。此外,能量存储器件也需要集成到多功能电子皮肤中,以实现多功能、可持续、无线、无需外部电池供能的自驱动系统,达到微型化与轻质化的需求。

最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沈国震率领的研究小组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开展紧密的合作,在充分探索石墨烯材料的多功能理化性质基础上,利用简单高效的模块化微加工工艺,将一种复合石墨烯纤维分别制成四种平面模块单元,分别起到压力传感器、光电探测器、气体传感器以及微型超级电容器的作用。它们被集成到类皮肤柔性材质上,形成自供电的多功能电子皮肤系统,可以检测人体生理体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在具体的测试中,能量密度可达0.071 mWh/cm3的柔性超级电容器模块实现了为系统提供较为稳定的电流输出的功能;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外界触碰、手腕脉搏、喉咙发声和心跳;光电探测器可以感知环境的亮度变化;而气体传感器可以探测到毒性有机气体的浓度。

该项工作提供了一种高效、可大规模、集成化应用的工艺思路,可以应用于制造更紧凑和更高性能的电子皮肤以及其他可穿戴电子产品等领域。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等的支持。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2017, 35, 121)期刊上。(来源: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