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萌他哥 来源:科学网论文频道 发布时间:2016/12/23 15:15:03
选择字号:
12月23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图片论文:古老陶罐内藏惊人病毒(详见排行榜季军)

黑霾压城城欲摧。前几日的霾锁京城,大家还心有余悸吧?虽然今天已经甲光向日金鳞开,但是小编感觉患上了PHSD——雾霾后应激障碍(Post-haze stress disorder)broken heart。症状就是不想上班,不想上班,不想上班。surprise

书接上文,言归正传,科学网论文频道编辑部根据每篇论文的点击量,选出上周(12月12日至12月18日)论文频道最受关注的十大论文。

第十名:想要游得快?请将手指伸开

在顶级的游泳比赛中,百分之几秒便足以改变一切。一项在日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动力学分会第69届年会上展示的研究表明,通过简单地张开手指,人们可节省一部分时间。研究人员根据对手掌大小和划水频率作出的假设计算得出,和在游泳时手指握紧相比,张开10°的手指可让游泳者的速度提高2.5%。在50米自由泳比赛中,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可转化成十分之几秒。这是一种巨大的差异,考虑到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50米自由泳比赛的冠军仅以0.02秒胜出。

小编:表示不信。看过那么多游泳比赛,没见哪个选手游泳时会将手指伸开。

第九名:科学家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松楠课题组首次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该工作利用静电诱导自组装过程,通过碳纳米点表面电荷逐步静电吸附离子并原位形成无机包覆层,实现具有超高稳定性、强发光的碳纳米点复合材料,在开发基于碳纳米点的光电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Small上。

小编:一直对这个期刊名很好奇。以后会不会出本期刊叫Big?

第八名:海马基因组及环境适应进化机制获揭示

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主刊于12月15日以封面长篇论文(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课题组主导,德国、新加坡等实验室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The seahorse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specialized morphology”(海马基因组及其特异体型的进化机制);该研究首次完成了海马全基因组的测序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海马在长期适应近海和岛礁环境的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进化特征。

小编:师兄说过,世界上的生物,不是已经被测序,就是等待被测序。师兄诚不欺我。devil

第七名:手机充电不用愁:动动手走走路

人类日常生活现在几乎到了须臾不能离开移动设备的地步了。想象一下,你只要动一动就可以为你的手机充电,该是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低成本膜状纳米发电机,可以捕获人体运动能量,相关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杂志上。

小编:一句话,麻溜地,快给我面市。

第六名:质子交换膜水解电池电化学反应研究获进展

近期,田纳西大学空间研究院纳米动力学高效推进及动力实验室张凤远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联合田纳西大学机械、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工程系,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和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利用高速摄像机、光学系统和纳米加工技术,加上全新设计的质子交换膜水解电池和超薄可调气液两相扩散层,第一次观察到了质子交换膜水解电池内电化学反应和微流体两相流的实时现象,从而得到了质子交换膜水解电池内电化学反应的真实机制。

小编:漂亮的工作。点赞。

第五名:氮有助于肠道健康

科学家向理解不同饮食习惯和肠道健康间的联系迈进了一步。新研究揭示了饮食如何影响微生物的首个一般原则。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肠道中的氮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及其宿主的相互作用。相关报告近日刊登于《细胞—新陈代谢》期刊。

小编:可以想象,很快市场上会出现含氮的保健品。广告词是这样的:今天你扯淡(吃氮)了吗?

第四名:古代人类曾大量食用多种植物

如今见到的旧石器时代饮食食谱可能缺失了几页。在以色列一处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古挖掘,揭示了关于遥远的人类祖先连同肉和鱼一起吃下的植物种类的首个直接证据。研究发现,他们的口味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大胆,其中烤橡子和莎草均在菜单上。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小编:涉及到吃喝玩乐,永远不要低估古人的能力。frown

季军:古老陶罐内藏惊人病毒

公元前600年至前450年的一天,一个生活在当今德国的领导者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症状:大面积瘀斑、鼻腔和牙龈出血,以及血性腹泻和血尿。这让村民十分紧张。于是,在他死后,村民将其血液和内脏装到了陶器中,并葬入一个古墓。现在,研究人员使用新技术分析了这些古老蛋白质,考古学家重建了这些陶器中的内容,推断这位领袖死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这是一种严重的蜱传播疾病,起病急骤、恶寒战栗,至今仍能致命,患者多死于严重出血、休克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小编:叹息。不知道中国史书上高频出现的“暴亡”字眼背后,又有多少是病毒在作祟?

亚军:施一公等在《科学》发文报道酵母剪接体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Structure of a Yeast Step II Catalytically Activated Spliceosome),报道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剪接体在即将开始第二步剪接反应前的工作状态下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剪接体在第一步剪接反应完成后通过构象变化起始第二步反应的激活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前体信使RNA剪接反应的分子机理。

小编:施教授paper一出,万人称颂。有诗赞曰:一公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科学》又《自然》,我辈真偶像!

冠军: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或可治糖尿病

由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制出的青蒿素药物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成功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2月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Cell(《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这一药物或许还可以拯救数亿糖尿病患者。来自奥地利科学院CeMM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特别设计的、全自动化的分析,科学家们检测了大量已批准药物对人工培养的α细胞的作用。结果惊喜地发现,青蒿素能够让产生胰高血糖素的α细胞“变身”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

小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奶奶诺奖加身,空前荣耀。问中华科研辈,谁人续辉煌?

传送门:

投稿地址:

http://news.sciencenet.cn/paper/add_paper.aspx

查看论文原文方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6999572288441034.s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