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树义等 来源:《分子生物学与进化》 发布时间:2010-11-30 16:48:24
选择字号:
两种蝙蝠具备维生素C合成能力
 
过去50年以来,科学界一直认为蝙蝠与人、豚鼠一样不具备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但这个观点最近受到了挑战。经过不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科研人员发现有两种蝙蝠仍然具备维生素C合成能力,这为功能基因的假基因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维生素C合成能力的丧失,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人与豚鼠丧失该能力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维生素C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的丧失。因为编码GULO的基因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突变,发生了假基因化,从而不能合成该关键酶。所谓假基因化,即虽然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是由于有许多突变导致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变成没有功能的基因。
 
前人的有关研究一直认为,蝙蝠不具备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因为在蝙蝠体内检测不到GULO的活性,这个观点甚至被写进了教科书。华东师大科研人员在对一种蝙蝠的基因组进行搜索后,得到了该蝙蝠的GULO基因,进一步的进化分析显示,这种蝙蝠的GULO在基因的关键部位积累的大量突变,正处于一种大规模丧失维C合成能力的过程中。
 
目前,华东师大科研人员只发现了两个属的蝙蝠仍保留有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这两种蝙蝠就是棕果蝠和大蹄蝠。而其它25个属,如犬蝠属、菊头蝠属、鼠耳蝠属等,已被报道丧失了该能力。这些属的蝙蝠在新大陆和旧大陆均有分布。
 
该研究已于日前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分子生态与进化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崔杰和博士后潘逸萱,该院张树义教授为通讯作者。(来源:文汇报)
 
更多阅读
 
《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