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论文频道>正文
干细胞研究新技术
 论文作者:裴端卿秦大江等      期刊:《细胞研究》     发布时间:2007-11-26 17:34:21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在我国率先掌握并发展干细胞研究新技术,这项成果11月6日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并引起广泛的关注。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小组率先在我国展开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与自我更新机制研究, 并在Oct4,Sox2, Nanog等转录因子在胚胎干细胞中的功能研究方面做出过一系列的工作。该小组的骨干成员秦大江等研究人员勇于探索,运用反转录病毒将Oct4,Sox2,Myc,和KLF4四个因子导入未经遗传修改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并将该类细胞去分化与重编程为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特征的干细胞。该类细胞具备胚胎干细胞所具备的特征,在国际上称为iP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干细胞,中文的直译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据文献报道,这项技术首先由日本科学家2006年发明。最近,美日科学家利用类似技术将人的成体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这些进展被认为是干细胞领域乃至整个生物学领域划时代的重大发现。除其在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的应用价值外,也是人类揭示生物发育与疾病机制研究方法学上的突破,其前景广阔。
 
中科院广州生物研究院的这一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利用了未经修饰并且不带有选择标记的小鼠成体细胞,探索出了直接运用iPS 技术的新途径,并获取了近千分之三左右的高成功率。由于iPS技术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该技术的掌握与进一步创新将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来源:中科院广州分院)
 
 (《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17:959–962,Dajiang Qin,Duanqing Pei)
 
 更多阅读(英文)
 
E-mail推荐
相关论文 当周论文排行
人体表皮成功制造“类胚胎干细胞”
突变基因在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时间被确定
揭示干细胞衰老奥秘
新方法让癌细胞“休眠”
11月22日《自然》杂志精选
研究发现金属间最短化学键
美首次观察到单个细胞内分子化学反应
蜜蜂和蚂蚁也能产丝
进化具有确定性而非随机
植物母体效应“托福”子孙后代
湖光岩沉积物研究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