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雯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23 7:25:07
选择字号:
科研人员实现光介导细胞内大分子合成

 

由于细胞内化学环境高度复杂且细胞对外部刺激极为敏感,利用化学手段在活细胞内实现分子结构转化,特别是大分子合成一直以来都较为困难。设计细胞内原位合成大分子的方法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可以提供研究的新方法,具有潜力巨大的可能性。

3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耿晋研究员团队在《自然—实验手册》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介绍了如何在活体细胞内通过光介导进行原位大分子合成,这样生成的胞内聚合物在增强肌动蛋白聚合、调节细胞内微环境、生物成像应用以及癌症治疗策略的研究上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研究团队展示了如何通过将高生物相容性单体引入活细胞中,然后使用光激活来启动聚合反应,例如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或自由基聚合。使用光启动可以对聚合过程进行精确的空间和时间控制,且具有快速的反应动力学和较好生物相容性。大约仅需几分钟(通常根据波长而定,大约5至10分钟)即可合成不同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这种短暂的反应时间对于避免引起细胞应激和细胞内容物的变性至关重要。

据介绍,细胞内生成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细胞内大分子聚合物的生成导致的细胞环境粘度增加可以对肌动蛋白聚合、细胞结构、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迁移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使用特殊单体通过原位聚合,它们还可以被用作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造影剂,达到通常小分子很难实现的细胞长期跟踪目的。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发现一些单体可以作为前体药物通过聚合可以诱导癌细胞周期阻滞、自噬、凋亡和坏死性死亡,以及降低癌细胞迁移和运动的能力。

除了癌症治疗之外,这种细胞内大分子聚合方法学的构建在干细胞研究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也拥有巨大的潜力。例如,通过理解胞内聚合的基本机制,研究人员可以精细地操纵胞内环境,并可能影响干细胞分化的过程;胞内聚合的机制可能被用于解决蛋白质错误折叠和聚集问题,进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研究;使用多样化的小肽序列或含有无机元素的单体可能进一步扩大细胞内聚合的潜力,为定制的生物医学应用解锁广泛的可能性。

“总之,能够在细胞内产生定制功能性的大分子聚合物,使我们更接近于先进的治疗策略和创新的生物成像方法。”论文通讯作者、深圳先进院研究员耿晋说道。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6-024-00970-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