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0 16:50:26
选择字号:
新研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1月2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赵继军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杨克礼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刘博课题组合作,首次从棕榈酰化循环调控的角度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影响育龄期女性。Toll样受体(TLRs),尤其是TLR7和TLR9,被认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7(TLR7)和Toll样受体9(TLR9)通过分别识别自身RNA和自身DNA启动I型干扰素(IFN)产生,促进抗自身核酸抗体形成。它们虽然表现出相似的组织表达,参与相似的信号通路,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调控作用似乎相反。

现有研究数据显示,TLR7主要驱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进展,但TLR9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更为复杂。例如,TLR9蛋白缺失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肾炎,而缺失配体结合能力的突变体TLR9却能延缓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的肾炎进展并使其生存获益,这些差异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论文最后通讯作者赵继军表示,该研究首次从棕榈酰化循环调控的角度揭示了导致上述差异的具体机制,进一步证实TLR9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并探索了抑制PPT1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潜在临床价值,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650-z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