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7 19:48:26
选择字号:
农药如何在桃生产贮藏和酿酒过程中消散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但大量的使用农药,会导致水果上残留大量的农药。如果清洗不干净,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果质量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团队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桃树上施用后的消散规律,以及在储藏和酿酒过程中的降解转化规律。

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田间和贮藏条件下,噻虫嗪的半衰期分别为 4.9-5.5 天和 10.3-15.8 天。所有酿酒工序(清洗,去皮,发酵和澄清)的加工因子均小于1,整个过程的加工因子在0.10~0.47之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用自来水清洗或去皮减少桃中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残留量。

该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桃中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消散动力学和残留水平、准确评估其原料和酿酒过程中的风险。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统筹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2.13229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推出论文&基金全新活动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