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 8:54:03
选择字号:
北京大学2020年乡村振兴论坛在京举办

 

2020年12月30日,北京大学2020年乡村振兴论坛在京举办。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以“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转型与发展”为主题,来自科研院校、政府部门和业界的26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论坛,同时有4万余名观众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参与其中。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在致辞中指出,农业、农民、农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此背景下组织召开乡村振兴论坛,围绕新形势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进行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他表示,随着近几十年来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农产品各项结构在发生巨大变化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农业生产仍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持续性压力,发展农村、振兴乡村还将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希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继续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联合国内各地院校,携手各界同仁应共同携手,探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北京大学打造的一批面向学术前沿、强调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的一个重要代表,在决策咨询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证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事业的研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希望新农院未来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勇担时代使命,开展更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打造更具政策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论坛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陈锡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中国农业大学全球事务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分别作主旨报告。

陈锡文认为,乡村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独有的功能:首先,乡村承担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功能。但目前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呈现总量不足、结构不均,农业生产力水平不能完全满足自身消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乡村承担了为城市、国家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功能。我国生态环境整体上正在逐步改善,但长期以来发展对环境、资源施加的巨大压力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恢复的,仍需保持警醒和深思;最后,乡村具有传承和弘扬国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包括理念、知识和制度3个方面。

杜鹰指出,过去40多年,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居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居民“买得起”问题总体解决,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但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近期总体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中长期处于“紧平衡”等挑战。因此,要坚持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通过保护耕地资源,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支农强农政策力度,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储备应急管理,优化进出口结构,深化农业国际合作等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水平。

李善同围绕“新格局下区域发展战略与农村发展”问题指出,传统循环下我国经济存在“市场在外”“资源在外”“技术在外”的问题。新格局下我国通过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主科技创新等手段来克服这些挑战。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她还从价值链分工角度提出,解决南北发展差距扩大问题需要注重有效的投资、产业链的升级和新产业链的构建。

樊胜根认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与风险,推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迫在眉睫。重塑全球食物系统,将实现地球健康和人类健康双赢。农业食物系统转型为“双循环”顺畅开展创造机会。他认为,未来需要提升投资精准性,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着力扩大农村内需;加强城乡联系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有力扩大内需;坚持扩大开放,保持贸易畅通。

张红宇认为,农民收入增长到了一个关键转折期,增速稳中趋降势头已经呈现,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应成为战略目标。他建议,通过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机制,构建广覆盖、可持续、有实效的农民收入保障安全网。一方面制定农民增收中长期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等举措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黄季焜指出,中国农业过去40年在保障粮食安全同时,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与养殖业得到快速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和农业投入是主要驱动力;非农就业持续增长也显著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民收入。未来口粮绝对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农业将逐渐向高效绿色多功能的高值和永续发展方向转型;要让未来农业充满活力、未来农民同全国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加速城镇化与非农就业,大幅减少农业劳动力从而使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趋同。

他最后指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包括4方面,一是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自给自足的底线保障战略;二是高效绿色多功能的高值与永续农业的转型发展战略;三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创新发展战略;四是对外开放与保障食物供给可控能力的国际发展战略。

本次论坛还围绕“后脱贫时代的农村发展与转型”“‘双循环’下的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转型”“绿色发展与农业农村经济转型”等4个主题,举办了圆桌论坛。

闭幕式上,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刘春明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中表现出的独到见解与创新思路。刘春明表示,本次论坛议题关系农业农村未来以及乡村振兴目标实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即将步入“十四五”之时,这次论坛的召开非常及时和重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