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赵春旭/摄
美丽的华南理工大学校园
7月23日,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该校全国计划总数6700人,总体规模与上年持平。因取消自主招生,各省计划原则上均较2019年增加或持平。广东省计划总数将比去年新增计划41人,总计划约3250人。
据了解,今年该校继续实行专业类招生,共58个专业或专业类(67个方向)进行高考招生,其中包括20个专业类。为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对接社会需求,解决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灾害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安全保障等复杂问题,今年新增水务工程专业;为推进学科交叉、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材料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今年新增功能材料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强调,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擘画了未来改革发展的“15381”工作部署。站在新百年办学的新起点上,学校正以“双一流”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弯道超车、高速前进,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指出,教学制度是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重要纽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他表示,学校将不断完善华工特色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
据介绍,去年首次本科招生、现已进入二期建设的广州国际校区依然是考生关注的热点。今年,广州国际校区5个新工科专业持续招生: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增加智能制造工程、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工科、新医科专业,计划招收410名学生。
广州国际校区是华南理工大学继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之后建设的第三个校区。目前,该校区已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并组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优先布局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科学、先进材料三个引领世界前沿科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前沿交叉学科群。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项聪介绍,计划到2030年,广州国际校区学科全面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校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先行示范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