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芳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10 11:14:04
选择字号:
国士成双背后
——中科院在惠两大装置建设侧记

 

从甘肃兰州到广东惠州,直线距离约1774公里,两地间没有直飞航班,却因为CiADS(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和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两个在建大科学装置,有了更深厚的联络。

进入惠州市区再往东,驱车两小时可抵达两大装置的施工现场——惠东县黄埠镇。岭南入夏雨水多,从城镇驶向乡村,路上多处可见未散的积水,越往前走,坡越陡峭,路越颠簸。

这样一条路,已有许多异乡人反复走过。

2014年6月,中科院与广东省政府成立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导小组,签署院省共建两装置的合作协议,明确两装置落户惠州。一批人从位于兰州的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下称近物所)奔赴惠州,驻扎在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线。

在此之前,两大科学装置的选址几经周折,由所长、研究员、工程师等人组成的选址小分队辗转全国各地,为两大“国之重器”寻找合适的落脚点。

2013年,小分队成员偶然从其他项目方得知,惠州或许有可用地块。有了目标,小分队立刻奔赴惠州,到当地的山村里考察。为了摸清地形地貌,他们常常要进到野猪时有出没的森林深处,灌木丛一进去,半个身子就被盖住。没信号又迷路的时候,几个人只能东串西串。

彼时两大科学装置的关键技术正在紧锣密鼓地攻关,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还需要有人跟不同地方部门打交道,准备土地调规、审批及土建等必要手续。

参与了选址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近物所工程师周伦才的年终总结里,有整整两页幻灯片排满了红头文件。每过一个审批节点,他就在文档里给流程图加一个方块。

流程图一点点画满,近物所在惠州的团队也逐渐成长起来。近几年,陆续有近物所人携妻小入驻惠州,为大科学装置建设添砖加瓦。

2018年12月,施工现场正式动工。整个配套工程的流程推动、现场道路、水、电、通讯信号,都要从零开始。留守惠州的管理团队需要时刻与兰州的研发人员对接,图纸上的一处改动,在现场落实可能要整整一个月。

即便如此,项目组的人也很少抱怨异地建设的苦和累,也无需多言,为了两个大科学装置同时开建,这之中需要多少前期工作、有怎样的人员调配、会出现怎样的意想不到,只有经历过,才能切身体会当中的复杂与不易。

每隔小半个月,惠州办公室的工程师黄旭祎就要带着无人机到施工现场“飞一圈”,记录下两装置建设过程中的珍贵档案资料,每一次拍摄,都能看到新变化:陡峭的山坡逐渐平整、装置位置规划愈发清晰、场地越来越接近规划标高……

“今年这是过去十年里,最忙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里,最闲的一年。”他们这样给自己打气。以后数年,越来越多的近物所人将踏上惠州的土地,为两大装置按期完成建设、顺利投入运行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