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28 12:22:31
选择字号:
粮丰科技助力江淮稻—麦十六连丰
 
 
麦浪滚滚,机器轰鸣。 6月2日,安徽怀远龙亢农场3万亩小麦收割进入高峰期
 
仓廪实,天下安。近一个月来,农业专家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小麦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产测评,相关“粮丰工程”项目实现了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稳步增长。据粮丰工程安徽相关项目负责人、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吴文革介绍,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助力江淮稻—麦实现了十六连丰的佳绩。“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项目区百亩高产示范田小麦田间测产现场数据显示,安徽白湖农场(庐江)、怀远、涡阳等地的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国营农场承担实施的国家粮丰增效示范项目的高产示范田分别获得了亩产为492.6公斤、560.6公斤、605.6公斤的区域高产记录。加上上一季的水稻平均产量,稻—麦百亩高产示范田周年平均亩产均超过1400公斤,增产30%以上;而百万亩的示范区增产15%以上,千万亩的辐射区增产5%以上。
 
“粮丰工程”是国家已实施16年的粮食安全战略科技支撑工程。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面对如何结合江淮地区实际,攻克粮食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实现从高产到丰产优质高效,让农业科技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的问题,粮丰工程科技工作者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奋力书写着他们的答卷。
 
江淮地区常年稻—麦轮作面积4500多万亩,占我国稻—麦周年种植的2/3、年产粮4000多万吨,对保障国家口粮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项目组开展江淮地区稻麦两熟资源优化配置与丰产高效种植模式构建,挖掘江淮地区粮食生产资源高效利用的潜力。
 
针对江淮稻、麦传统生产光温资源周年分配不合理、利用不充分,导致灾害易发、丰产高效不统一、产量品质不高不稳等突出问题,项目组以“光温资源优化利用与减灾避灾协同”为研究主线,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在江淮不同亚区选择代表性市县,设置百亩专题攻关试验田、千亩集成示范片、万亩示范方与百万亩辐射区,采取“关键技术攻关-—区域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协同推进模式,开展江淮稻—麦周年丰产、优质、高效、抗逆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多方面重要创新成果。
 
项目组历时十多年攻关,揭示稻麦季节内群体结构功能调控及季节间作物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生理机制与优化配置途径,确立了稻麦周年光温和肥水优化配置定量指标,创建了“迟熟优质水稻机插—春性抗逆小麦机条播”“中熟优质水稻机插—弱春性抗逆小麦机条播”和“早熟优质水稻机插—半冬性优质抗逆小麦机条播”等3套共性技术模式,结合不同亚区气候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建立了12套区域技术模式,其中6项技术被列为皖、苏两省农业主推技术,形成了江淮稻-麦周年丰产优质高效抗逆栽培综合技术体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六稳’‘六保’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这让我们粮丰工程科技人员更加坚定了新时代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口粮安全’的信心。”安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据悉,依托“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协同推广服务模式,以国家粮丰工程项目”三区”建设为抓手, 2017年—2019年,相关项目成果在安徽、江苏以及河南省的25个主产市累计推广应用4564.8万亩,增产粮食296.3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12.45亿元,并显著降低灾损率,提高社会、生态效益,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