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23 14:03:38
选择字号:
科研人员解开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之谜
 
 
 
PRICKLE3与m.11778G>A突变协同效应导致LHON的发病机制
 
近日,《临床研究杂志》期刊发表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教授管敏鑫团队成果,首次发现了X连锁核修饰基因PRICKLE3突变与线粒体基因突变协同作用引发LHON(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解开了男性好发这一病变的未解之谜。
 
“这是团队经过8年潜心研究的成果,该研究揭示了线粒体突变和X连锁核修饰基因突变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LHON的致病机制,破解了男性好发的未解之谜,为LHON的精准诊断、干预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也对其他母系遗传眼病和其他疾病的精准干预治疗具有借鉴意义。”管敏鑫告诉《中国科学报》。
 
管敏鑫团队对200多个汉族LHON家系进行了系统性大规模的基因筛查,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分析和功能验证发现了X连锁基因PRICKLE3。通过细胞水平、敲除小鼠水平进行系统性功能分析,发现了PRICKLE3突变影响线粒体ATP合酶的组装、稳定性和功能,从而导致能量代谢异常。PRICKLE3突变和线粒体基因11778G>A突变协同作用,加重了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LHON主要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而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发电厂,源源不断的生产人体所需能量。整个发电过程像是水力发电,先将原料提高产生势能,进而来到发电机组,输出能量。此前的研究中线粒体DNA发生了突变,影响了势能的提高。
 
此次发现的PRICKLE3,影响的是发电机组的组装,导致无法高效产生能量。因此在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的双重打击中,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下降更严重,从而更加容易发病。“没有了充足的能量,将会影响视网膜的感光功能。”管敏鑫介绍,“视神经细胞将光信号传递给大脑的能力下降,人就看不到了”。
 
LHON是一种最常见的母系遗传疾病,通常表现为双眼无痛性的急性视力下降。据估算我国约有10万余名LHON患者,其中尤以18-20岁的男性青年好发该疾病,正当韶华突然失明,往往令患者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家庭饱受其苦。此前,研究表明LHON主要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但男性比女性好发的现象却是领域内30年的未解之谜。
 
1871年,德国眼科医生 Theodor Leber 首次发现了该疾病,其遗传特征表现为母亲会遗传此病给下一代,而父亲则不遗传。尔后一直到198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Douglas Wallace 教授研究发现,该疾病主要是由m.11778G>A、m.14484T>C、m.3460 G>A这三个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能量代谢不足所致。在病患的子女中,男性更容易发病,表现出视力低下的症状。
 
近年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分析不同种族人群的外显率,围绕男性好发等特点开展研究,结果显示X性染色体连锁的核修饰基因在LHON的致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这也就意味着由母亲遗传给男孩的X染色体上基因使其更容易发病。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72/JC113496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