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18 14:19:33
选择字号:
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调研报告发布
建议人脸识别要重视隐私保护问题

 

日前,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英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报告聚焦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反映公众对这一主题的关注与思考,促进人脸识别在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研发、应用、部署和使用。

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正在持续改变人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健康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可能产生和存在的风险与隐患。为此,两家单位共同发起了“人工智能与健康社会系列调研”,“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是该调研的第一期。

报告指出,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的分支和应用领域,在国家与社会安全、日常生活等不同场景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隐私、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与挑战。在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相关事件期间,人脸识别等自动检测技术发挥了积极的防控作用,而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应用,应进行合法合规的治理。

在调研中,受访者普遍认可人脸识别在公共(卫生)安全中的作用。大多数受访者将社会安全作为接受人脸识别应用的首要原因。

报告也强调,受访者普遍关注人脸识别的隐私问题。虽然绝大多数人不从事与人脸识别技术相关的工作或研究,而且只有少数人了解人脸识别技术,但仍有超过半数的人关注人脸识别中的隐私问题,希望能够了解和控制对自己面部数据的使用。即使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受访者依然关注隐私问题。

而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暴发提高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接受度。报告指出,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受访者接受人脸识别意愿增强,普遍认可人脸识别技术对于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积极作用,加强人脸识别技术也被认可,但同时也希望尽可能保护隐私。

针对公共卫生危机结束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问题,多数受访者表示应减少相关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消减不必要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部分受访者不明确支持减少相关人脸识别应用,部分受访者则持中立或明确不同意的态度。

报告指出,受访者的这些分歧,一方面凸显出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反复以及潜在类似危机的担忧,及相关技术防患于未然中的潜在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加强技术驱动的公共卫生危机预警与防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隐私和公共安全的需求情况决定了在公共空间或非公共空间部署人脸识别应用的认可度。报告指出,当安全问题突出时,在公共或非公共空间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易被接受,当安全问题不突出时,隐私问题则相对更被关注,在公共或非公共空间的人脸识别技术接受度也就相对较低。

报告强调,受访者在认可人脸识别技术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隐私、安全等问题表达了担忧,普遍希望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能够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与数据、维护公共安全。

调研中,有受访者表达了希望能够加强人脸识别技术的科普,加深公众对人脸识别技术及应用的了解。报告指出,这将更有利于公众接受和支持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善用”,并参与到监督技术发展与应用中存在的潜在社会伦理风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